【快速阅读159/200】《儿童专注力》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专注力。专注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阿基米德专心治学和牛顿煮鸡蛋的故事。家长想要让孩子长大以后有所建树,首先应该从培养他的专注力做起,儿童的专注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的年龄、兴趣、情绪、自控力以及家庭环境、生活品质等。家长首先提供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条件,然后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专注力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章专注力,成就孩子的一生
1、揭开专注力的神秘面纱。专注力指的是孩子把视觉、听觉、触觉器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的一种能力。专注力属于儿童的“12情商能力”之一,对儿童成长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专注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专注力形成的三个条件:目标明确,反馈及时,能力符合难度。专注力分为五种类型,集中性专注力,选择性专注力,持续性专注力,转换性专注力,分散性专注力。
2、专注力好坏有标准:看看孩子专注力如何?量化标准:时间和连续性。
3、专注力,孩子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挖井理念两个人一起挖,其中一个挖了好多深浅不一的井,另一个专注于一个挖却成功了,强调专注力。缺乏专注力:效率低,缺乏热情,易分心,粗心马虎。比起智商,专注是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早期教育培养。
4、拖延症,原来是专注力不足惹的祸。是后天的原因造成的。拖延原因:生理和客观。做法:树立时间观念(计时器或闹钟),厘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利用同伴的榜样作用,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
5、反应慢半拍,培养专注力是关键。原因:思维方式在作怪,后天影响。做法:找到孩子的兴趣,尊重信任孩子,孩子出神要及时提醒。
6、专注力与电玩之间的“博弈之战”。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找有益游戏:小猫传球,抓老鼠,鳄鱼小顽皮爱洗澡,组铁轨,水流乱舞。
7、别让孩子成为“走神大王”。五种气质类型:高度敏感型的孩子,高感知力易使他们分心;沉湎于自我型,专注力较稳定;反抗叛逆型,身心状态左右其专注程度;漫不经型,专注度较低;活泼好动型,专注力因素好而定。原则:把握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零到六岁是孩子专注力形成的关键期;从感官注意力开始训练(户外观察活动,听觉注意力培养,综合感官培养);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8、亲子小游戏:视觉游戏:圈数字
第二章以爱之名,为孩子营造提升专注力的家庭氛围
1、家庭环境好,孩子专注力就集中。嘈杂的环境对孩子专注力有影响,如何创造?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父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平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
2、言传身教,实现“无为而教”。托尔斯泰: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家长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做法:重视以身示教的力量,善于通过孩子反观自己,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3、不被打扰,孩子学习更专注。保持家庭环境静谧,不要让学习中的孩子做其他事。做到不陪读,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4、少催促,孩子真的“快不了”。耐心等孩子把事情做完,给孩子安排“弹性时间”。少催促不是不催促。
5、说教有度,别在孩子耳边念“紧箍咒”。事先叮嘱好,对孩子有信心,容忍孩子做事时的错误和不足。
6、拒绝暴力,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平时一定要多抽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总之采取暴力绝不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方法,反而是破坏亲子关系、损坏孩子品质的罪魁祸首。
7、亲子小游戏听觉游戏:悄悄话。
第三章良好的生活品质,让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1、优质睡眠,专注力的有力保证。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时间,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睡眠之前的禁忌。
2、合理膳食,把孩子不佳的注意力“补”回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早餐一定要营养丰富的,补脑食物不可少:含卵磷脂的食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葡萄糖等,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
3、多运动,可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跳绳,舞蹈,乒乓球,游泳,轮滑,踢足球等。
4、亲近大自然,孩子更专注力。到户外,公园,多散步爬山等。假期带孩子玩,跟孩子一起爱护大自然。
5、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生活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是长寿的秘诀,让孩子参与制作作息时间表,家长要为孩子做榜样。
6、亲子小游戏触觉游戏:百宝箱。
第四章浓厚的兴趣,是孩子专注力的指明灯
1、兴趣:孩子专注学习的原动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主动去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肯定多支持。
2、因材施教培养适合孩子的兴趣。因材施教,引导兴趣,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抓住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机。
3、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好奇心是孩子探索新知和敢于创新的动力,是获得知识财富的关键。及时回应孩子的提问;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大胆提问;积极配合,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4、不要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探索行为不加干涉,允许孩子拆拆装装,不要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5、和核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家长的支持,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不要让孩子独自探险,家长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去探索,去研究,甚至直接参与进来。尽量做到在孩子需要时陪伴他。
6、引导孩子,激发兴趣动力和专注力。明智的父母常常会想办法将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联系起来。提高兴趣方法:求知欲激发法,环境激发法,快感激发法,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通过表扬和激励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还有成功激发法,优势引导法和意志强化法,分别通过然孩子体验成就感、优势引导和意志力强化的方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专注力。
7、亲子小游戏兴趣动力激发游戏:从不喜欢到喜欢。
第五章情绪调节,稳定孩子的专注力
1、避开“踢貓效应”,让孩子远离情绪污染源。情绪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情绪控制方法: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各个时间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醒孩子在外尽量避开情绪污染。家长还要提醒孩子,不要让自己成为情绪污染源。家长可以多教孩子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方法,教他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使他自己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并能在良好的心境下,专注做好每一件事。
2、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爱孩子要理智有原则,善于发现孩子某方面的潜能,及时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3、调动孩子的激情,冲淡厌烦情绪。时常留心与孩子多交流,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和奖赏。
4、难情绪:孩子专心做事的“拦路虎。不要强迫孩子,勇敢家长要不畏困难,为孩子做典范,和孩子一起解剖困难。
5、克服社交恐惧,有助于培养专注力。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孩子妥善处理和他人的冲突。
6、创造机会,尽量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多奖赏,多制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孩子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
7、亲子小游戏认知与注意力游戏:积极的自我暗示。
第六章提升自控力,让孩子做事更专ー
1、负责任的意识和习惯,唤醒孩子的专注力。哪怕是对自己的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分克制,十分力量”的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让孩子为自己的责任心的缺失负责,多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鼓励孩子做事善始善终,做有责任心的父母。
2、教孩子学会自我约束,提升做事的专注度。培养自控力方法:有足够的耐心。“1+3+10=镇静”,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1指放松,3指做决定前先深呼吸3次,10指做决定或行动前数10个数),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将长远的目标具体化,增强它的激励性。家长做好自我控制的榜样,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3、强调目的性,让孩子做事高效又专一。每天列出任务表,在最佳时间段做最有成效的事情,奖罚分明。
4、通过时间的约束,“逼”出孩子的专注力。限制孩子做事的时间,用秒表为孩子计时,设定最后期限。给孩子设定一个收心期,让孩子分清事情的主次。
5、行为契约法,“拴”住孩子的耐性。定理契约要有针对性,家长应该做到有效监督。
6、亲子小游戏身体协调游戏:闭目、单脚直立。
第七章科学训练,找回孩子的专注力
1、有意注意训练,防止孩子心猿意马。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类。方法:做到不重复不啰嗦。锻炼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引导孩子边听课边记笔记,通过娱乐和游戏活动训练孩子的有益注意力,比如说看书、下棋、玩拼图、数字接龙游戏、端乒乓球比赛等。
2、眼耳口协调训练,让孩子更专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大声读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朗读,让大声读书变成习惯,每天15分钟,给孩子选择有意义大声阅读的书籍,教给孩子大声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三法:心到口到眼到。
3、手脑并用,提高孩子动手时的专注度。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常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小实验,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和尝试。
4、思维游戏,训练孩子注意力的转移性。通过数字运算游戏,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写数字、写算式等;通过休闲娱乐的方式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能力;换换环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外出游玩,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以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开阔孩子的视野,让他的注意力从喧嚣的环境、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转移到景色宜人的环境以及自然舒心的慢节奏生活中,家长还可以适当的改变家里的环境。
5、不能一心二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分配性。在生活中教孩子合理的分配注意力,根据年龄分阶段进行训练,让孩子同时进行的事情不能太复杂太陌生,一心二用也要看情况分场合。
6、扫除知觉障碍,让孩子专注地感知世界。听觉感受性训练,用能发生的东西,对孩子进行听觉刺激,比如说听声辨位置的游戏、聆听环境中的声音、闭上眼睛听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聆听人为的声音。触觉训练,压觉训练。
7、亲子小游戏综合类游戏:哨兵游戏
8、专注力和注意力如何区分:内涵不同,注意力是从专业角度来判断,人类对某个事物的分散程度,强调的是分散度。这种分散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专注力只是判断人类对某个事物的持续程度,强调的是持续度,而这种时期度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持续时间不同。注意力是大范围的形态,比如孩子固定座位、不离开教室;而专注力是更高阶的表现,比如专心玩积木、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