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风》——其实渡的是淡泊与潇洒,悠然与自由

          《渡风》

作词:刘珂矣        作曲:百慕三石/刘珂矣

排箫:吴题              古筝:刘雅宁 

合音:百慕三石/刘珂矣

录音/缩混:百慕三石  演唱:刘珂矣

溪水西  香笼月低

故人相聚  共听山雨

数秋夕  萤草离离

回时晚风  青袍被吹起

撑着一苇江湖

耕烟处  入时无

推门三十里路写不成书

撑着一苇江湖  趁着灯火风逐

牛背短笛声声入几壶

撑着一苇江湖

耕烟处  入时无

推门三十里路写不成书

撑着一苇江湖  等到云歇雨住

揽把稻香扶风看日出

一苇江湖  好风醉竹

少年提笔扇头空白处


演唱链接:渡风

《渡风》是禅意歌者刘珂矣的首支江湖主题的单曲,发行的时间是2016年6月13日,意境、意境还是意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无一例外——依然是我所喜欢的古风意境,也仍然是这种歌中见画,画中又有诗的令人心驰神往之、目荡而神摇的上乘佳作——美好的事物与情感,任谁都会喜欢吧,进而自然而然地放飞自己的心灵,追逐而去。

《聊斋志异·画壁》中有一书生倾慕于画中的一个女子,每天流连于画前痴心妄想,终入画中,最后还得老和尚以指叩壁,唤他出来——人的想像力也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无穷无尽啊——如果我愿意,真的就能和那些隐者们共听山雨,一苇江湖,亦或是牛背听笛,在稻香和暖的风中共看日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溪水西  香笼月低,故人相聚  共听山雨。如斯美景,还有因志趣相投而谈得来的朋友——联诗,奕棋,品茗……,能够想像得到那个时候的隐人雅士们聚在一处高谈阔论,说经论道——也或许只是静静地领略着这难得的自然之音——空山落雨,滴在竹上,落在屋顶,也叮咚脆响地落在不远的潭中,必是有那一番空灵动人之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数秋夕  萤草离离,回时晚风  青袍被吹起。撑着一苇江湖,耕烟处  入时无,推门三十里路  写不成书——山间野夫,称不得隐士;地里把式,也不能称之为隐士——须得是那些先仕后隐,又或者是那些个有能力仕却偏偏选择归隐的才学之士。

于是乎歌中隐士才可提笔成诗,亦能一苇便可笑傲于江湖之中,想着或就是范蠡那样的人物吧!

孔子曾有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曾直发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古代的隐士们追求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是那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隐居。

撑着一苇江湖  等到云歇雨住,揽把稻香  扶风看日出——这地方可真美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随手一拍,都是明信片!

其实,即便是我等俗人,若是和心心相念的朋友聚在一起,雅些把酒临风也好,俗点儿啤酒烤串也好,哪怕是只就着瓜子儿对着唠也好,说点儿什么也好,什么都不说也好——只要是见到你就好!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九十四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