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在一个训练当中,我跟学员说:你们来到这里学习不是来收获什么的,而是来放下一些东西的。
放下是收获的另一种形式。举一些例子。
放下懦弱,你就收获勇敢;放下自卑,你就收获自信;
放下封闭,你就收获开放;放下冷漠,你就收获热情;
放下虚伪,你就收获真诚;放下骄傲,你就收获谦虚。
——摘自《人生关键词》之“放下篇”
承:
上面的话,让我想到老子的一句名言: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日损也包含有“放下”的内涵。
为道有修道,修行,修正,证道的意思。
为道日损,也可以理解,要拥有良好的精神品格,拥有内在心灵的大自在,需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践行放下,那放下什么呢?
六度般若蜜包含:持戒、精进、忍辱、布施、禅定、般若智慧。
持戒:是放下会导致恶果的思想、行为和语言。
精进:是放下贪图享受、懒惰、放逸的心与行。
忍辱:是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放下对名闻利养个人荣辱的执着。
布施:是放下贪吝之心,放下恐惧。
禅定:是放下无常生灭的杂乱念头,让心归于清净。
般若智慧:是放下无明愚痴。
转:
每个人都背负了很多的过去,在过今天,乃至过未来。
觉悟者的教导里将其称作“业”。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这个业就是我们身口意播种下的“种子”,这些种子无形无相,被藏在觉悟者教导所说的第八阿赖耶识里。
这些种子是业因,遇到某些因缘条件就会发展成为业果。
人生修行,在我看来,就是来了业的。
有人曾说,人来到世上无非就是:报恩,报仇,讨债,还债。
这四种动力也都是业力的推动。
业种成熟就是业力的放下,正因如此,所以修行人安贫乐道,受屈不争,甘愿吃亏,哪怕要以命相还,也毫不退缩,如二祖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了业也是在放下。
修行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
当生命离开的那一刻,要放下万缘,我们可以选择不得不放下,也可以选择主动放下,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合:
为期一年的《人生关键词》读书打卡,到这一周刚好已经持续一年了。
非常感谢公司赋予我的责任,让我每周发文打卡。如今到了要放下的时候了,这正如人生,走到了终点,都要经历放下。
感谢大家一年多的陪伴,祝福大家内心喜乐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