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作为一个圈子,作为一个社交平台,自打出现,就以新颖独特的风格圈粉无数。
在玩朋友圈之前,我玩的最多的就是微博和QQ空间,遇到任何人和事,我都先发一条说说。到了任何一个地方,我先拍张照片,发个微博。
然而,人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时间长了,审美疲劳了,突然微信横空出世了,朋友圈这个功能也随即火遍了全国。
记得应该是在2013年,当时我在一个南方小城,跟师父长期驻厂,负责一些样品出口事宜。
一个人孤单、寂寞、无聊,除了繁忙的工作以外,就是在网吧挥霍着自己宝贵的青春。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出了一款手机软件,叫做微信,非常好玩,发语音、打电话、发朋友圈,全免费。
我一下子心动了,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吗?
自从安装了微信,我就急于把之前去过的地方和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展示在朋友圈里,刚开始没人看。我就在QQ上一一询问,如果谁有微信,就添加一下我。果不其然,这一问,才发现很多朋友、同事早就开始玩微信了,我算是后知后觉。
后来,遇到任何人,我都先问一下,可不可以加个微信?以方便联系。随着微信朋友越来越多,我的展示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为我每发一个朋友圈,都有人点赞和评论。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新奇的事物,越能引起微信朋友的关注。我瞬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大明星,得到了广大粉丝们的支持和追捧。
于是,我的所思所想,我的所作所为,我的所见所感,没有一样不可以发朋友圈的。
因为朋友圈就像一个舞台,各色人等每日都在尽情的表演,我们自己表演的同时,也在替他人喝彩。当我们吃了一顿大餐,发个朋友圈。当我们去了某个地方旅行,发个朋友圈。当我们交了新朋友,发个朋友圈。当我们孝敬父母、助人为乐……赶紧发个朋友圈,因为越是真善美的东西,越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共鸣。
朋友圈也像一个树洞,一旦我们遭遇挫折和打击,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们就先发个朋友圈,然后招来一片安慰和同情,就好像朋友们都在关心着我的冷暖悲喜一般。甚至有人连亲人去世,也要发个朋友圈,并配副棺材、遗像或者葬礼现场的照片……
大多数人发朋友圈,都是前思后想,要发什么样的文字,对于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不用美颜不发自拍,没有海滩、美女、红酒、高尔夫、法拉利……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档次……
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孤独了,就像那个套中人一样,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别人窥见一寸皮肤。
不知何时,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把朋友圈设置成了半年可见,一个月可见,更多人设置成三天可见。三天可见,表明我还活着,你也可以看见我的状态,但只能露条胳膊,别的想多看,没门!
于是,不管是谁,都被拒之门外,甚至亲人、朋友等关心你的人,如果不及时看你的动态,也就立刻被关在了门外。
我们也不再发朋友圈了,甚至关闭了朋友圈,因为你过得好了,幸福美满了,会遭别人嫉恨;你失业了、落魄了、生活不如意了,会被别人耻笑……
再说,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很忙,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你,何必把自己整的那么累?每天不自觉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找你。有强迫症的人,一看到朋友圈红点,就忍不住打开,看看谁又干了什么?
可是点开一看,清一色的全是做微商的,打广告的,售楼的,卖保险的,卖衣服的、卖面膜的……
就算你想看,你又能看得见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除了发广告,就是晒娃、晒另一半、晒宠物……
朋友圈这一功能似乎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想发就发,想看就看,不想玩就关闭了,反正也没多少人在意!因为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没必要让太多人指指点点。一个成熟的人,也不需要把一切境遇或者情绪都展示给他人。再说了,一个成功人士,谁会天天抱着个手机,费尽心思的发朋友圈、评论、点赞他人的动态?
就像杨绛先生说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