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沟通为什么容易产生误解
有这样一个说法,说男人是爱解决问题的生物,什么事情当前,第一反应就是该如何解决。尤其在面对女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诉说上,尤其明显。对女人来说,也许只是倾诉下,希望有个人理解、安慰,给到应有的充分的关注。男人的角度,会认为,既然有话跟我说,那肯定希望我提出建议方案,总会直接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而通常这种情况下,两人总闹得不欢而散。女人觉得男人不懂自己,男人觉得女人无理取闹,还想他怎样。
就好比,妻子跟先生诉说,“每天好累,公司家里来回赶,回家带小孩、做家务、陪伴老人的。”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会怎么回答,也许会说,“这么累,那就别上班了。”那妻子听后会有什么感觉?“我做了这么多,付出了这么多,怎么没有尊重、看到呢,还叫我别上班,难道我是专门侍候孩子和老人的吗?”
原本,先生的角度,可能出于心疼、体贴妻子,提出的建议。只是当时那样的说话,却让对方的情绪泛化,感受不到重视。原本可以促进彼此感情的交流,变得互相指责的结果。
我们可以代换下立场,假如我们面对一个信任的人诉说我们的困扰时,我们更多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接纳,感受到自己是能被对方看见的。也就是说,我们只需接纳对方当前的感受,而不去评价对方经历的事件如何。对方抱着和你探讨解决问题方案,希望你提出建议的例外。
在别人表达时,我们做了什么
和孩子的相处也是这样。
一个爱打篮球的儿子,比赛了一场回到家,满怀欣喜的想和老爸分享他进球的喜悦。谁知一到家,爸爸劈头盖脸说,“一身臭汗,快去洗洗。”儿子说,“好的,等下就去洗。老爸,我们的比赛赢得了冠军,金牌在……”还没说完,就被老爸打断,“有什么好高兴的,一场小比赛,又不见你们打全国的。楼外有楼,山外有山呀!”开始长篇大道理。儿子的那鼓兴奋劲,一下子被卡在喉咙,满满的喜悦被掐断了能量。砰的把房门一关,蒙头大睡,澡也不想洗了。
这时,老爸在门外骂骂咧咧,“怎么搞的,说你两句就闹脾气,我都是为你好,让你不要骄傲,免得飘飘然退步,我在激励你呀。”然后,转过身来,向妻子抱怨,儿子越大越不懂事。
而在儿子那边,觉得真没劲,以后都不想和家人说自己的事了。当孩子不再愿意分享时,父母又觉得孩子的叛逆期来了,头疼啊。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这样一个例子,能清晰的看到问题出在哪里。孩子分享喜悦的情绪时,希望自己被看见、受关注的,能在父母这里得到认同、赞赏、肯定的,而如果一旦得到,更会激励着他把想做的事情做好,连带其他方面的进步。但是,在分享时,被父亲认为正确的需要灌输的观念,生生掐动了他想表达的欲望,也掐断了他的喜悦,掐断了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机会。
我们是怎样掐断别人的情绪能量的
不仅仅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其他情况,我们的有些家长,也习惯于不自觉的掐断孩子的情绪能量。
比如说,认为孩子哭是不好的,发脾气是不好的,第一时间想的是,让孩子别哭,或者控制他不让他发脾气。觉得该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训斥、呵止,或者提供解决方案,又或者是跟他讲大道理。在孩子有情绪时,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为他解决情绪。
有一次,一位小朋友跟我说,“我的一个好朋友,要转学了,我好舍不得他。”
想想,如果这时我们跟他说,“不要难过,你们还会再见面的。”或者是“没事,你还会结识新朋友的。”这样的建设性回应,看似清楚的帮他解决了应对方向,但是却否认了他对好朋友的情感。
但是,如果我们感受到孩子的这份难过不舍,抱着陪伴着他,同时回应着他这份感受时,他自己能完整体会到“失去”的感受,变得自然平静。当孩子的情绪平和了,感觉被接纳看见了,需要我们提出建议方案时,再提出,就很适合了。
这就是我们游学六字诀中,要求老师做到“不生气、不评判”中的“不评判”,不评判孩子,如实的看待孩子,理解孩子产生不同情绪不同行为背后的正面合理动机。当孩子的感受、存在被确认后,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尊重对待他人的感受
吉诺特博士在他的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就提到过:孩子的感受必须认真对待,即使情况本身并不严重。父母应该回应他们的感受,让他们知道父母了解他,懂得他的感受。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我们诚恳的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时,孩子常常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不仅仅是面对孩子,在我们面对身边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上时。我们可以不认同对方行为,但我们可以接纳对方的情绪 。不试着去说服对方,不试图要他们知道自己有多错,这样只会导致争论和气愤,对结果没有意义。处理问题前,先处理情绪。
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只有释放了,才会将情绪转化为正面的能量。
天真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