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寒,看到墨迹上的提示,有些感慨,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今天小寒,据说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想想就觉得可笑,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逐渐丧失其价值,只留下历史和文化意义,农历也不例外
然后就有一堆朋友回复,有善意提醒也有比较激烈的批评,大体上是说农历对农业还是很重要的云云,颇有认为我不食肉糜之感。
然而这些批评并不正确。
墨迹提示说“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这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各地有所不同(随便天南地北找几个城市,然后查一下气象记录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应该没人质疑,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我们所说的农历,算是阴阳合历,它既要顾及月相变化,又要匹配地球公转周期,故而为了平衡,设置了闰月等概念,搞的极为复杂。而二十四节气之所以会每年在不同的农历日期,也是因为它要和太阳历对齐,也就是说,所谓二十四节气,主要依据的是太阳历而不是农历。
按照太阳历(现行公历就是太阳历)来算,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当天北半球地区普遍达到日照时间最长,此时获取的太阳热量自然也是最大,二十四节气中将夏至定义在这附近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单日获取太阳热量最大并不意味着“最热”,大部分地区的全年最热日期还要往后推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地面具有储热功能,过了夏至以后,虽然太阳每天投放的热量下降,但是地表温度却还在继续上升,只不过上升的越来越慢,这样继续下去,上升的温度会在某一天为零,接下来温度开始下降,而分界线这一天就是全年最高温度了。
根据这样推理,我们会发现,一个地方的全年最高温度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储热能力有关,因此很难保证在一年的同一天,不过二十四节气也没说具体哪天最冷,只是给了一个范围,通常是小寒之后,考虑到地质条件类似的地方也不少,这个日期范围基本上可以覆盖黄河流域的很多地方,对古代中国的主要农业区也基本够用。
然而现代中国的范围比古代要大得多,不说其它地方,首当其冲的是有大量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而海洋的储热能力和陆地差别很大,这么一算,全年的最热一天就要多后延近一个月,这样一来,即使“三伏”这么大的跨度也不够覆盖了。
对这些地区的人来说,农历的价值要下降不少。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上面说了半天也只是日照的问题,实际上影响气温的因素至少还有季风和洋流,这些影响对是否沿海差异巨大,对不同纬度的地区也是完全不同,当然,这些东西是一个更大的话题,我没有能力科普这些知识,只能强调一下结论——季风和洋流的影响差异不能通过统一的历法得以体现。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
- 农历作为阴阳合历,最常用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来自太阳历,我们直接使用公历就行。
- 太阳历所不能反映的地表储热差异乃至季风、洋流影响,对各地差异很大,本来就不能用历法来提供足够的信息。
- 我们之所以以为农历反映农时,其实是古代农业区范围不大,因此各地气候、气温比较接近才产生的误解。
所以说,对幅员辽阔的现代中国和更加精细的现代农业来说,农历已经不再重要了,剩下的,只有历史和文化意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