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完这本书时,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了一个词叫「心理凌虐」,很多的暴力并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身体上的暴力,心灵上的暴力似乎更加多,而且并没有被人关注过。当自己梳理过心灵上感受到的“受伤”的感觉时,便发现了很多时候不论是自己或者对方都在使用着暴力沟通的方式,不断地去伤害人,这种伤害真的不能小看,有一部分的低价值感,自卑感,焦虑症或者愤怒,都是因为暴力沟通的方式将自己或者他人与整个世界拉得越来越远,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害怕走出来。
通过学习了这本书,并且不断的练习之后,明显发现以前无法说服的人,能够在需要支持的时候,不再用他们以为的爱的方式去理解我,支持我,而是试着用我的方式和思维去默默支持我。不再使用比较,道德评判,回避责任,提要求的方式去跟我沟通,而是客观的理解我,理解我所做的事情。
所以今天写下这篇读后感,也是希望所有感受到因为人际关系感到“受伤害”的朋友,能够换一种方式去沟通,并且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个目的或许是表达爱意,或许是表达需求,也或许只是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
用简短的方式诠释非暴力沟通就是:什么是我的观察,这个观察到的事物给我们的感受如何,是哪些价值或者愿望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观察:
我们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起情绪,这个情绪的起伏会因为自己的认知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说一个不怎么熟悉的朋友不回复信息,不会感受到屈辱或者伤心。而一个内心在乎的人不回信息,就会因为自己的假想(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他是不是没有这么看重我)而感到委屈和伤心,甚至有时候会不断地去发信息打电话去验证自己的假想。所以,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需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很难说让所有人都能够保持客观,但是在遇到自己情绪起伏的时候,就需要将引起情绪起伏的这件事情,客观的梳理出来,只是去客观的描述一件事情,比如说:ta没有回复信息,这件事情就只是一个观察到的客观事实。因为TA没有回复信息所以他不在乎了,这件事情就是自己的评论。接下来怎么正确的想这件事情的原因和后果,就需要接下来的几个步骤。
表达感受:
起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面对别人的拒绝时,会感到害羞或者自卑甚至感到愤怒。在面对别人的冷漠时,会感受到委屈,伤心。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会感受到憋屈,想要去争辩或者争吵。这些都是情绪起伏的感受。当面对自己的情绪时,需要找出引起情绪的客观事实,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不是简单用生气,伤心或者开心来描述。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真实的自我,不用害怕表达真实的感受时,会伤害到别人,因为在沟通时,没有人是刻意去伤害一个人的。
感受的根源:
找到引起这个感受的价值观或者需求感,比如说在聊天的时候打断了对话,会感到很尴尬,而感到很尴尬的原因是,自己想要和别人交朋友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别人打断了对话,就觉得自己没有给比人留下好印象,感到尴尬,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打击。这种自尊和自信就是自己的价值观,认为自己需要被别人尊重并且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时候,其实自己换个话题,找到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自信心就回来了,就不会因为打断对话而一直感到自我价值很低。
提出具体的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具体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在面对别人的要求不要做什么的时候,内心会有一种叛逆感,让我不要做什么,我偏做的心理。所以在提出请求的时候,注意换成可以让我一个人静静吗?而不是不要在说话了!这样其实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力量,面对暴力的语言时,人的反抗心理便会窜出来,而面对别人的请求时,可能一开始不会被注意到,但是当冷静下来时,或许别人会考虑自己的请求。
倾听:
“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在倾听的时候,包括吵架的时候,有时候很容易陷入到听到一点点内容,就急于去分析这个事情,去劝说这个人。此时可能别人的感情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就已经急于去表达自己,没有认真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他的感受和需要,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先学会倾听而不要妄图去做带个人观点的评价,是需要学习的沟通方式,因为很多时候,遇到争吵,埋怨,喋喋不休时,对方需要的只是自己的倾听,以及用对方的思维去理解这件事情,而不要以一种高姿态着急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会让倾诉者感受到别人的不理解,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爱自己:
“爱自己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行动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恐惧,内疚或义务。”用行动来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要,倾听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要用严苛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内心,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行动起来,猜不透就问,受伤害就明确的表达,关心别人就明白的告诉对方,当做完这些事情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要时(自信,价值感,受关注等),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关注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表达感激:
很多时候,表达感激的方式很单薄,就是简单一句谢谢,但是内心的感激似乎都没有表现出来。将感激的内容具体化,具体到别人对自己的好的影响和满足,还有现在的心情。这样的语言会比一句谢谢更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感激之情。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BY Marshell B.Rosenberg
在面对他人时,不要使用比较的方式,或者价值评判的方式试图去“教育”别人,这样的方式很可能是打压式教育法的通病,造成了很多孩子的自信心低下,争强好胜,无法真正体会生活本来的面目,在这样的教育下,这些孩子会觉得生活应该十分drama才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己对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追求,但是内心的平静,才是不会被打败的重要原因。在面对事情感到无力的时候,采取威胁,逼迫,甚至触碰对方底线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强势,都是没有自信,不愿意认真面对自己内心的做法。
在面对自己时,也需要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准确地找到引起自己情绪的事实和价值观,认真的梳理自己内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果是希望别人好也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就需要诚实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提出具体的请求,满足自己的需求感和价值感,用有爱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意。
--Jud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