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别人都夸老子多么的智慧,就跋山涉水来见老子,可是当他见到老子后,发现老子住的地方乱七八糟,人也其貌不扬,就说:
“别人都说你是圣人,我看你跟老鼠差不多。”
老子抬头看了看他,什么也没说,低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回到家后,士成绮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了,第二天又来给老子道歉,老子看到他又来了,说:
“如果我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我。”
我是我,你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这就是老子的大智慧。
被误会、被曲解,也不愿意解释,因为你不了解我,不懂我,那我只要懂自己就好了。
01.感同不同时,争辩是伤情
人与人之间,贵在相知,如果不能相知,多言就无任何意义。
同事小王一天加班回家晚,回到家看着老婆孩子还没睡,他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明天还得早起上学,就劈头盖脸的就给老婆孩子来了一通“批判”。
他老婆知道他是心疼孩子,没有说出来他们是因为惦记小王而还没有睡觉的原因,拉着孩子往卧室走去。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可能说出好听的话来,面对小王的“凶”气,小王老婆能感受到小王的感受,但小王没有感受到她的感受,她选择了沉默。
自己感受到的无需解释,知道对方感受不到的也无需解释,如果当场争辩,除了伤感情之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聪明的人从不与自己感受不同的人争辩,就像林肯说的一样:
“与其与狗争辩,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否则就是宰了他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疤。”
与自己不能感同身受的人,可以把ta看成是自己的异类,也许这时候,对方也把我们看成了异类。
不同的种类,感受肯定不同,感受不同时,就无须要争辩了,侧一侧身子,让彼此过去,都继续自己的路,是最好、最明智的做法。
感受不同时,不争辩,互不伤情,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
02.观点不同时,争辩是徒劳
有这么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富人和一个乞丐同时坐在一棵树底下乘凉,乞丐看着富人闭目养神,感受着对面吹来的凉风,他也学着富人的样子闭上眼睛。
当富人睁开眼,看着乞丐和自己一样在树底下悠闲自得时,富人问乞丐:
“我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可以让我几年衣食无忧,你有这个条件?”
“我刚要了一大碗丰盛的饭菜,我吃得饱饱的,我也衣食无忧,怎么就没有条件了?”乞丐回答说。
“可是你下一顿饭还没有着落呢?”富人继续说。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着落?我已经想好下顿饭去哪要了,这和你做买卖是一样的,都是要别人的东西。
你要的钱,我要的是饭。”
“不对,……”富人还要继续说什么时,突然间闭了嘴,他知道再这么下去的话,是争辩不出什么结果的。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陷入见识不同,观点不同的争辩时,赶紧按下暂停键,说得再多,也是徒劳无功,还浪费自己的口舌,何必呢?
不与观点不同的人争辩,笑一笑,心阔天地宽。
03.层次不同时,争辩是自惩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世时,有一次去一家小餐馆吃饭,在小餐馆跟他一同吃饭的还有一对母子,坐在另一桌。
吃着吃着,那对母子中的母亲因有事暂时出去一下,孩子因为着急跟着母亲往外跑,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就哇哇地哭了起来。
季羡林赶紧走过去扶那个孩子,这时候孩子的母亲回来了,以为是季羡林在欺负自家孩子,张口就责备着说:
“你一个大人,怎么欺负我家孩子呀?让我家孩子又哭又闹的,怎么回事?”
季羡林看了看那位母亲没有说话,当这位母亲看着季羡林不说话,以为他理亏时,又要说什么更难听的话时,边上的人都纷纷走过来替季羡林鸣不平。
听了大家的话,这位母亲才知道原来是自己误会了季羡林,赶紧向季羡林道歉,季羡林还是选择沉默,只是摆摆手,表示此事不值得一提。
和不同于自己层次的人争辩,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聪明的人,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误会,都选择沉默不语,就像余光中说李敖一样:“他骂我,那证明他心里永远想着我。”
庄子说:“大辩不辩。”
面对层次不同的人,选择沉默,就避免了自我惩罚。
结语
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不争不辩,你就赢了!
《论语》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是邯唐情感 原创不易,记得点击“关注”,也可以点赞,收藏、在评论区留言和转发给您身边的好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