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各大媒体和视频网站除了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还第一时间将版面调整为黑白色,表达哀悼之情。
全国多家视频网站和客户端,游戏,娱乐相关网站也停止服务一天,表达对此次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悼念之情。
从古至今,汉文化里对死亡讳莫如深
其实,在中国,我们历来没有谈论死亡的习惯,这也许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也是一种很大忌讳,
祖辈忌讳,我们这一辈也忌讳,不光不谈,要是闪过这个念头,都觉得是不吉利或者不孝顺的表现。
(1)在古代,不能理想面对死亡的人,非常少,不仅是普通人,即便是王侯将相也如此。
《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两次提醒蔡桓公病情,蔡桓公置之不理,直至病入膏肓,才想起扁鹊,
而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知道蔡桓公必死无疑,当他不能接受自己要死的事实时,
就会迁怒于人,甚至会杀自己以解气。
华佗死于曹操之手。也是因为像曹操这样一个乱世诸侯,指挥千军万马,满堂文武的生死,
都系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可是自己面对生死时,也还是会心生疑虑,讳疾忌医。
秦始皇在自己人生大限快到之际,还派了江湖神棍徐福远渡重洋,求长生不死之药。
扁鹊和华佗都遇到同一个问题,讳疾忌医
死亡将至,任何人的焦虑,甚至不安的心理都会战胜理性和智商,因而惧怕死亡,因而妄想逃避死亡。
但即便如此,死亡还是在那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避讳而不存在,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西藏生死书》
(2)在现今社会,我们一直以来也都避谈生死
主持人马东在《奇葩说》里吐露心声,他父亲去世三年,他都难以走出阴郁。
直至一晚梦见了的父亲,马东谈到:
“我父亲跟我说,我今天才真正地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我不信,我不信那是我父亲跟我说的……我觉得是我自己跟我自己说,我自己的一个潜意识放掉我自己,然后从那天开始我也可能就真的放下了。”
一个国内知名外科医生讲过一个故事:
某天急诊室送来一个遭遇车祸的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跪这位医生面前。
凭着专业知识、指标和多年的经验,他清楚这个孩子救不活了。但他还是把这个孩子送进手术台上,继续抢救了将近两个小时。
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医生说:“目的只有一个:让门外跪着的六个人,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能够慢慢接受孩子走了这件事,我从医一生,见过太多的患者,在呼天抢地中都无法面对亲人死亡的事实,”
全民开展死亡教育,从孩子开始
我们成年人自以为把孩子和死亡隔离是对孩子的保护,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人为什么会死?”
“人死后会去哪儿?”“
为什么死掉的,不是别人?”
当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将这些的问题抛到家长面前时,为人父母的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上天堂了”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
2019年3月12日人大代表、北大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在两会上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这一话题:建议将死亡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死亡和尊重生命。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她指出:“儿童在 4 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追问生命尊严:医学的使命与关怀”专题圆桌会上,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表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死亡有的时候像一场作秀,像一场表演,像一场面子工程,原因在于围观者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
美国作家早崎绘里香《生死功课》说: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的确,缺失死亡教育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1)缺失死亡教育,会让孩子变得怯懦、胆小,恐惧。
在中国丧葬文化,灵堂布置和氛围,都让孩子感受到阴冷、恐怖;在电影电视里,死亡的情景,也是在黑夜,伴随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发生的;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也经常恐吓:“晚上不要哭,不然会把鬼招来的!”
所以,孩子的潜意识会把死亡与幽灵,魔鬼联系在一起,变得胆小无助。
(2)缺失死亡教育,会让孩子丧失生命的敬畏感。
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显示,自杀成为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
资料显示:
2019年8月31日,南京一商业广场,23岁毕业生从28楼跳下,原因,网贷,放不下面子找父母帮忙。
2019年10月8日,江西赣州,15岁少年留下遗书,在水库边自杀。原因:成绩不好,不愿啃老。
2019年10月11日,无锡钱桥,16岁男孩服用电解液并自刎抢救无效死亡。原因:自卑,对未来绝望。
一个个悲痛的事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缺失死亡教育的孩子,
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他们对生命完全没有敬畏感。
死亡教育让人懂得生命价值,懂得爱和珍惜当下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结构死亡的电影。采用一种温情的方式,给揭开了死亡的面纱,给孩子补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唤起对生命的尊重。
有人说: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中他死了,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就像《寻梦环游记》里所说: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遗忘才是。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对于离去的人,铭记和感怀,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我们应该上一堂正确的“死亡教育课”,从孩子开始: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这套认知理论,证实了孩子是会主动观察生命迹象的。
父母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客观的死亡教育:
(1)通过书籍,图文结合:
通过动画、看图书等形式和孩子讨论死亡,一起分享《爷爷没有穿西装》《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了 100 万次的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与死亡教育相关的书籍,视频,动画故事。
(2)理性讲解,具象分析:
从生物学层面讲:死亡是动物各种功能的停止,如呼吸停止、思考停止、行动停止等;
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解释,如落叶归根,鲜花凋零,到小猫死亡、金鱼翻白,最后再谈到人类的离世。
(3)觉察情绪,直白表达
当孩子慢慢体验了分离死亡的悲伤,开始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这时发生亲人离世,父母和孩子坦诚地表达悲伤,让孩子感受生命的温度,不断鼓足果敢面对的勇气。
(4)积极引导,珍惜当下
对亲人的哀思是我们的人之常情,让孩子了解死亡不是尽头,被遗忘才是,
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常怀思念,热爱生活、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珍惜时光,懂得爱,懂得珍惜当下。
《论语·先进》: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态度很鲜明:生大于死。
儒家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去生活?怎样的生活是有价值?如何将生命的价值最大化?
不是探讨死后会怎样,那是虚无缥缈的事情,毕竟孔子关心的是现实的世界,而不是虚幻彼岸世界。
结语:
在全国哀悼日,正是“死亡教育”的好时机,在致敬逝者的同时,也要教会我们的孩子,随时直面死亡。
好的死亡教育,更能让孩子珍爱生命。所以,生时珍惜,敬畏死亡;死时淡然,无悔生命。
作者:常鑫,不喜欢心理学的讲师不是好大叔,在写作的泥泞路上勇敢爬行。觉得好,就关注+点赞+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