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一个物体,可以将它的形体分割为若干个部分,但它的质性是不可分。科学家说的能量守恒,就是这个道理。秋天的落叶掉到地上,化成养料,给草木提供滋养,万物都是在天地生生不已的原理下盈虚消长,相上有生灭,但体恒常不变。
六祖慧能大师听人家诵《金刚经》,只听到一句就若有所悟,跑去黄梅见忍和尚。师生刚一见面,老和尚问他来做什么,惠能回答,我是来做佛的。五祖就说:南蛮子没有佛性。惠能是怎么答复的?他说:人有南北之分,但是佛性不分南北。连飞禽走兽闻听佛法,都可以证果,人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就呢?孟子说得好:“非不能,不为也。”是我们不肯觉悟,所以才有了佛菩萨与凡夫的分别。
父子、兄弟、夫妻,这些人际关系是有区分的,不能含混,事上要讲分,理却是一个。西方人、东方人都得有伦理,如果伦理出了问题,那社会就乱了。总统和平民,在地位上有分别,但法律上规定,总统犯法,与庶民同罪。世间法尚且讲求平等,圣贤教育更是如此。
“辩也者,有不辩也”,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雄辩滔滔的人,在言辞上用心良苦的去包装、修饰,但是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反而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圣人懒得讲话,因为道不可说,能说明白的,便不是道。研究佛学的人喜欢去辨析经典的真伪,说的似乎也言之凿凿,可是,缺乏实修实证,仅凭主观的理解,这样不是在学佛。经典是不是佛所说,或者由佛印证的,说的是了义还是不了义,这些不是通过文字的考据就能下结论的。如果把真经判定成是伪经,或者说是外道魔说,诋毁祖师大德,这是谤法谤僧,更是在断人慧命,这个果报可是极重的。因此,老子就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事实胜于雄辩。
为什么说“辩也者,有不辩也”?对于真理,也就是道,圣人是“怀之”,抱持在心中,怀藏而不泄露。圣人用感应道交的方式,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成就圆满、觉悟的人生。但是,众人偏好“辩之以相示”,所示的是什么?都是自己的我执我见。
最后总结一句:“辩也者,有不见也。”能言善辩、夸夸其谈的人,都只是看见自己这一边,没有见到对方,更见不到事物的全貌。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没有过错,都是我们错了。我们误会了对方,实际上,众生是在给我们表法,我们却看不懂。一切人,乃至于一切物,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要学善财童子,时时处处去参学,在生活、工作、修行当中,降伏我慢,虚以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