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与孩子们晨读的过程,看到了责任心与担当。
责任心是啥?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责任心,那为何又做不到呢?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1.无意识没责任感
2.不清晰自己的职责所在没责任感
3.无监督与检阅没责任感
当我们无意识,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就很难去做到。就像最初晨读,我总是边学习,边做早餐,我还很自豪,能照顾二小孩,还能学习,直到有一天,有一位一起晨读的家人说,你知道你这样动来动去影响到其他人读书吗?说真的,我一开始真无意识到,当他说出来那刻我才知道我确实没做好,我才改变自己。
当我们不清晰自己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时,我们就没有行动力。并不是我们不想做好,只是这个标准是什么?要做成什么样才算合格,如果按自己方式去行动,又发现总会被批评,于是就学会了等待,推一下,动一下,因为推的过程才能听到清晰的指定。就像我工作时,我们老总让我上班就把老板办公室的空调打开,但是又跟我们说到要节约用电。我潜意识里就是老板不在不开,需要节约用电。后来老板交待了一下,你要记得开空调,客人要是忽然过来,办公室也会让人舒适,从那之后,我就能做到并做好。
监督与检阅是对他人所做事情的肯定,及时能做到有效反馈与沟通。很多时候做时激情满满,但是每次做完后反馈上去就是停留在那里没人管,做的人也不知是好是坏,就会停止不前去等待回应。有一天可能忽然又想起这事情时,又让人重新去做一下就会容易出现敷衍了事。因为当时的激情已经不在,还有对他人的认知就会觉得做了也等于没做就可随便做。
要想他人有责任心,我们自己就需要做到有责任心,慢慢去引导,多点耐心去陪伴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