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选择了复读

我的大学,再见

今天是8月13日,高考的余温几乎散尽,而我终于收到了我的大学通知书。不幸的是,面对崭新的大学校门对我敞开,我选择了复读。

我被录取的学校是本省一个有关金融的专科大学,其实我应该庆幸,那个学校对现在的我来说恰好不过,甚至与其说我将就它不如说成是它将就我。

可是当我看见通知书上的学费要求。

作为一所公办大学,X大学费一年竟然高达1W8,且不算生活费,算起来三年将近10W。我无法让父母承受这笔压力。更何况,在这沉重的付出后,我得到到只是一张薄薄的专科学历。

我最终选择复读。

其实我已经自感幸运。

我有个成绩比我好很多的姐姐,她考上了我们那里的重点中学,高中时成绩放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可她却在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考试中失利了,比起现在的我,那时的姐姐应该更渴望复读,也更适合复读,可最后因为家境,她却选择了放弃。

直到现在,她仍觉得可惜。以至于替我查复读学校时,脱口而出“如果那时我也能复读就好了。”

是的,纵使高考有万般不妥,她的温柔在于她不会一击毙命,她愿意给你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其实,不过还是一场旅程罢了。

还有很多人,在这次高考中失意的人,有的只是因为没有发挥好,有的是因为志愿的填报,当我看到许许多多远超出本科线分数的同学最后不得已填报了和我一个层次的学校。有一瞬我是喜悦的,毕竟我也是一个自私的人。

然后是讶异,为什么会甘心呢?哪怕是败的那么惨的我都愿意重头来过,为什么值得拥有更好的他们不愿意。

有的人说,算了吧,高复多累啊。

可是,逼迫自己在一个不喜欢的学校里,整整将就三年就不累么?

有的人说,我们下一届就改革了,我们复读更难啊。

可是连复读班的老师都没有放弃,那毕竟是他们的饭碗啊。

为什么选择复读,简单来说三个字——不甘心。

明明我也可以,只是运气差了点,对吧。

所以我愿意再赌一把。奇葩说里的肖骁熬了那么多季,最后不也成了“奇葩之王”对么。

寒门贵子,最能够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就是读书和高考么?

还记得《超级演说家》里刘媛媛的台词,那是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观关终属楚,是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去高考,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PS:关于学校的专业问题,我本来不想多谈及的。但由于有些读者误解,所以需要解释一下。

我当初报的志愿填的是“物流类”,志愿下发后变成了“物流管理(中英合作)”。后来了解到学校把填了物流类志愿的同学按成绩分了三批,(其实分数最多只差了10几分)但前两类学费还好,中英就要高达2W。试想一下,如果我早知道录取志愿是这样会选择填报么,完全可以填报其他学校啊。

或许学校也是知道物流管理(中英合作)该志愿难招学生,所以使了这个办法吧。

我自然有找过招生办讨论过,他们只能同意转到另一个中外合作的专业,学费没有变动。

综上我选择了复读。

其他文章:我的一篇关于性别歧视的小思考我的一篇关于性别歧视的小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