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输出是需要有储备作基础的,
要是脑袋空空,如何去输出呢?
前段时间因为金砖,快递停了没法买书,感觉无书可看,所以也没有输出的内容。(其实这也只是借口了,家里还有几本书没拆,但是就是没兴趣看的。)
在这个期间看的是一本写电影评论的书——《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
每一篇基本是一个电影+鸡汤的内容,但是鸡汤不觉得腻,会觉得和电影结合的很好。想到自己写读书后感,还是功力太不足了。
轻松写800字应该不难了,但是现在追求下800字写的更加有价值就是了。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电影,我只写一部我看过的,因为看了书去看的:步履不停。
这部电影是之前看过的《奇迹》这本书的作者是枝裕和导演及编剧的。
一部特别平实记录普通家庭2天内的日常,但是好像看到了整个的人生。这部电影是导演是枝裕和因为自己的母亲去世而拍摄的。站在很平凡的现实的、生者的角度去看待普普通通老百姓的人生。
时代在飞速向前,而人却不断老去。儿女长大终究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成为一年回一次家的客人。电影开场是在乡村生活的母亲为了接待回家祭祀因为救人而早离世的大儿子,回家来的小儿子、女儿一家人做吃的场景。
“有了萝卜,谁都可以是大厨哦。”
“那土豆呢?”
“土豆的话,就得看你自己的手艺了。”
电影都是这样日常的情形,整个电影的有个线就是这个特别受父母疼爱的大儿子纯平,他在多年前因救一个孩子而溺死。
在一家人吃饭、午睡、闲聊、祭祀、散步、泡澡的描述里,一个家庭的遗憾和难事都显露出来。当医生的父亲因为没有人继续自己辛苦创下的小诊所,而不理解小儿子现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上过一天班的母亲也有遗憾,她一直希望能坐上儿子开的车去购物。
而人性的生活中的恶意也都显露出来,母亲会对寡妇后带着孩子再嫁她儿子的儿媳妇有偏见,觉得儿媳妇配不上她的儿子,她每年都叫大儿子救的那个人来参加祭祀,不想让那个人忘记,因为他使她受到多大的痛苦。看似正直的的父亲年轻时也曾经出轨过,而女儿很自私的只是说的多而做的太少。这家人的生活状态和过去的经历在日常的对话中都呈现了,这应该就是导演的功力了。
尽管我们不想承认,但是我想每个人最后都会老去,像电影中的夫妇一样,而当老去了一切简单的都变得艰难。
看到最后年迈的父母送儿子一家三口回城市,母亲特别去握了他们的手。而离开后儿子对老婆说,新年就不回来了,以后一年回来一次好了,觉得麻烦老人。看到这,突然觉得其实孩子真的不懂父母,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父母在送别儿子一家后安慰彼此说的话是:没事,新年他们还会回来的。场景都特别的简单常见,但是对我来说特别打动,突然特别伤感,可能这就是现实。
最后二儿子良多的自述,爸爸三年后去世,妈妈过不久也跟随爸爸而去,而最后是他带着家人回去扫墓。即使之前他对母亲扫墓的做法不那么赞同,可他最后还是把母亲的做法都传承了,给他的孩子们讲奶奶曾经讲的故事。
像这本书评价的一样,人生就是一场短暂的相逢,即便是丈夫与妻子,即便是父母与子女,没办法过分要求谁。再怎么走,再怎么走,人生总是差一点。
前路未远,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