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那些磨人的老妖精!

大约是在2014年的时候,
微博上开始出现一个叫做
“爸妈的朋友圈”的话题。
虽说这内容不那么吸引,
话题也不及林宥嘉求婚爆炸,
但累积到现在,
也默默吸引了几百万人参与讨论。



参与话题讨论的人Po出来的微博,
大都是酱婶儿的:
几张爸妈朋友圈的截图,
外加一排笑cry的表情。
满脸不屑之外,
大家甚至还不约而同的
流露出一股浓浓的“嫌弃”。



但其实,你们知道吗,
你们的爸妈,
才是微信界里的弄潮儿,
他们的潮流指数分分钟甩我们几条街。

要说让他们在朋友圈
领先我们的最重要指标,
当属那些活跃在他们朋友圈里
花花绿绿的各式表情包。



曾有人做过一个关于
“爸妈表情包”的分析,
认真总结了几条
要跻身成为爸妈表情包的重要标准:
颜色五颜六色,
尤其以明亮的红、绿、黄、蓝为主;



字体端正大方,
传达意思必须要正面积极;

除此之外,
图片风格也必须整齐划一,

以鲜花、爱心为主背景的再好不过。



另一方面,
帮父母长辈扛起
叱咤微信界这面大旗的,
还得多亏各种
广受长辈们欢迎的“优质内容”。

它们通常会套上不尽相同
却又在某些意义上一脉相承的标题。
有装逼文艺范的,
比如:
感动6亿人的视频,看哭了。
30张照片,值得珍藏。

有比较危言耸听的,
比如:
危险!冬天绝对不能做这九件事……
震惊中国,刚刚曝光,赶紧看吧。
还有让人好奇心泛滥的,

比如:
90%的人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
下午刚出的消息,广州人必看。
还有的标题简直黄暴,
什么“姐夫别吸了,我姐回来了”,
“别戴套,有很多危险你不知道”!



这当中有许多信息,
早在几年前
就在我们年轻一辈中疯传、
还有很多早就被相关人士辟谣了。
只不过传到我们爸妈朋友圈里,
就又成了新鲜事、大新闻。

而爱子女心切的他们,
也一定会第一时间
跟我们分享这些天大的秘密,
生怕我们上当。
但“久经沙场”的我们,
早就能一眼识破这些信息的真假,
还本能的心生厌烦,
不自觉的将活跃在他们世界的信息屏蔽。

信息爆炸的年代,
少了我们指引陪伴的父母
就像站在陌生城市里车流不息的街道上,
仓皇失措、步伐慌乱。
想要跟上行人匆匆的脚步,
却又被各种花里胡哨弄得晕头转向。

记得有一次曾听妈妈说,
爷爷好不容易学会了发朋友圈,
想要在朋友圈跟我互动。
最后却发现,
我发的东西他越来越看不懂,
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按点赞。

反过来看爷爷的朋友圈,
依然每天一条:
惊!不转不是中国人。

中山大学社会发展学系教授邱海雄曾说过,
“代际传承不只是从老到幼,
走在时代前沿的年轻人
掌握了新的科技与生活方式后,
应当‘反哺’给老一代。”

而我却以为,
所谓“文化反哺”,
从不是仅仅教他们
掌握运用新科技,
发个微信朋友圈那么简单;
也不是在他们
被各种信息轰炸的晕头转向时
简单不理,粗暴屏蔽。



所谓“朋友圈里的文化反哺”,
便是真正耐住性子,
把我们的慧眼借给他们,
在他们又要在朋友圈用
“这个消息刚刚被证实了,求转发!”刷屏时,
帮他们省点流量。

用一句流行点的话说,
“最好的孝敬,
是让父母跟得上这个时代”。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闲暇画一张水彩,喜欢水彩的通透,用笔以松为佳,越轻松越会找到感觉,犹如中国画的韵味。买的12色,所有颜色都要经过调...
    嗨小妹儿阅读 4,106评论 2 11
  • 第十六周总结2017.7.3-7.9 一.成人目标 1.目标 成为一个柔软、流动、绽放、欢乐、联接整体的玉婷 2...
    我和榕树阅读 695评论 0 0
  • 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除了它是由照明娱乐一手打造(那个曾经制造出萌贱小黄人的班底),除了它其中囊括了85首欧美...
    燕语叮咛阅读 3,8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