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美玲1959-1985》这本书,2006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出版,堪称集中了无数翁迷的努力。
这一切,起源于我2004年11月24日在“心爱蓉儿”网站的提问:
为什么没有出版社为阿翁编书?
那是明星画传流行的时代,中国戏剧出版社的《张曼玉画传》、湖北人民出版社的《成龙传》、 作家出版社的《邓丽君画传》,这些和翁美玲同时代的明星的书见诸于各家的书店。
严格说来,关于阿翁的书早就出版了,黄河文艺出版社在1989年出版了《情海无舟——翁美玲艳史》。我当年也看过,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也不想拥有它,所以便直接忽略了。
其他翁迷的回应是消极的,当时距离阿翁去世已经19年了,翁迷的身份也很隐性,回帖的翁迷都不觉得会有出版社愿意做这本书。
我对书的出版也没有足够的信心,但这个不妨碍我写封电子邮件给出版社问一问。
电子邮件是2005年2月21日发出的,收件人即出版《邓丽君画传》的师永刚先生,全文如下:
从媒体上了解到,您在策划一系列《世纪华人画传》,我非常地希望您能将目光投向一位逝世近二十年,但仍然深受不同年代人们喜欢的"蓉儿——翁美玲"。
请您有机会浏览心爱蓉儿的网站www.wengmeiling.com,以及社区www.wengmeiling.com/home
拥有翁美玲的一本画册是我们很多翁迷的心愿,很希望您有机会帮我们达成这一心愿。
当日,师先生回复我的电子邮件,答复“可以”。3月3日,我和他通了电话谈下步需要做的事情,他已经和出版社探讨过这个命题,大家基本上都是认可的态度。3月10日,与师先生再次通电话,谈画册进展,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向翁迷征集超过800k以上的电子图片和照片/报刊原稿。
临近2005年5月的时候,出版社正式通知我们,画册纳入出版计划。
专门注册了一个邮箱接收其他翁迷提供的阿翁照片素材,也收到了各地翁迷(冰块/HYH/蓉心/beyond1117/素晴/法法/Frioce等)寄来的照片并扫描存档。
掉进阿翁的海量素材(其中包括“嘉宝”整理的阿翁生平资料)之后,我有了这样的感慨。
在4个月之后,传记有了一丝进展。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在2006年4月9日拿到书稿,我和鱼易水花了一天的时间校对。
2006年4月25日,师先生在博客发文——“翁美玲:一个遥远的记忆的复活”。
这是一个有点传奇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偶然看到了《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蓉儿成为一代人的偶像。我喜欢这个怪异神秘的女孩子,她在遥远的香港。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女人的世界充满着什么样的奇迹?然后听到她自杀了,一个美丽的女人杀死了自己。 如此而已的一个故事,一直在许多人模糊的回忆里行走。
直到去年冬天,一封神秘的信唤醒了我。一位自称是翁迷的女孩子要我为他们出本翁传。 这让我有点晕,谁会在今天去想象一个逝去多年的女人,何况她仅是世间偶然一现的昙花。 但在网上,我发现了另外一个心灵世界。许多很小的孩子,他们根本就没有见到过翁美玲,但却成为了翁迷,他们构成了一个将近十万人的翁迷世界。还有那些偶然在心里想念一下翁美玲的人群。
她们有多少呢? 一个叫尤米的十八岁的日本女孩子,在香港一家四川菜馆里,请我吃饭。带来一堆的翁的图片与她的故事。翁美玲成为她想象的世界里重要的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他们希望由我来呈现,仅仅是因为我写过《邓丽君画传》、《三毛私家相册》等书。 其实在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我已开始拒绝画传,但他们的热情我无法拒绝。于是,这本由翁迷自发参与的一本书就这样成形了。明天,这本书就要上市了。尽管这是一本注定不会发行很大的书,但却是一本很有意味的书,因为我帮许多翁迷完成了一个心愿。
2006年5月7日,在北京的翁迷们聚集在五道口的光合作用书房,一起见证《翁美玲1959-1985》这本书的上市。
5月7日是翁美玲的生日,我们在附近的蛋糕店成功说服老板做了一款书封面的蛋糕。
C位是《城市画报》的摄影师,来拍摄我们的聚会。结束后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这块蛋糕。
我们的故事在7月的第162期《城市画报》上刊登。
2006年10月,托付新浪将这本书带到了英国剑桥翁美玲的墓地。辽宁卫视采访了这次的行程,在11月4日晚23:08播放。
2006年11月12日,联系了第三极书局举行“理想黄蓉”翁美玲出演黄蓉24周年纪念活动,曾子航出席并推荐此书,他说:
翁美玲是华语电视史上唯一不朽的偶像。
在上海的鱼易水通过聊天室和现场通话,他写了当日的情景。
12日和子航通话时,大呼曾GG,有“心爱网站”的朋友笑我肉麻。肉麻就肉麻吧,反正我一听到有真正深爱蓉儿的“老翁迷”说在点子上的时候就觉得特激动、甩亲切!以至后来从我的耳麦里听到一句“鱼弟弟!……”连自己都一愣,哈哈,也不知是曾GG还是谭GG发出,在此先替已老大不小的自己汗一个先。在大庭广众,能让你两个老道的媒体人都忘乎所以地尽情乱喊GGDD的大概也只有蓉儿了吧——“我们的蓉儿”。
……“二十年前的我们”驱使现在的我们忘我。
不知子航昨天自己察觉到了没有,平时我们谈起阿翁的时候多讲的是“演蓉儿的阿翁”以至多悲悲切切,而你前天恰恰多提“附身阿翁的蓉儿”。有谁曾真正把“蓉儿”从阿翁背景里分离出来,觉得“蓉儿”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呢?
我想是七十年代那群寻梦的少年,是我,是子航兄你。没有在发育之初时抱着黑白电视看射雕经历的人,是无法真正体会这一种情愫的——一种认为蓉儿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情愫。
如果说阿翁是悲剧的,那蓉儿更可怜。如果没有阿翁中选,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的“当真”,她可能永远也不曾“活”在过这世界上。历史上没有,书里的那个不完全是。所以,当乐丛第一次向我提起要庆祝“理想黄蓉”纪念日的时候,我心里禁不住一呆,我们到底是在为阿翁庆祝一个她事业上的喜事呢,还是在庆祝那个曾影响我们一生的那个“蓉儿”来到这世间呢?
说实在话,于我,恐怕是后者多些吧。
如果没有阿翁中选,如果没有那个11月12,可能一切都会有些不同。
书出版之后,“心爱蓉儿”网站有部分翁迷对书的品质有点不满意。我自己也发现了一些错误没有校对出来。比如,翁美玲的父亲在海关任职,但撰稿人写成了“海军军官”,我眼拙没有发现,以至于现在关于阿翁父亲的版本都还是“海军”。每每看到,十分刺眼。
所以萌生修订再版的念头,也为了再版做了其他的工作。2009年5月去香港为阿翁庆祝50岁芳诞的时候认识了香港的翁迷,他们很慷慨地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让我们收录在新版中。
修订好的书稿一直在我的电脑中,增加了阿翁和Rob在英国的恋爱故事,但是很遗憾,这本书没有了再版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