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序,在此之上标注断句。
孝宗敬皇帝实录序
朕尝庄诵累朝实录,而知 祖宗列圣 神功圣德之大矣。
惟我 皇考 孝宗敬皇帝,在位十有八年,事天法祖,以纲常为治,用人行政、御世理民之道,罔不具尽,是以人安物阜,海宇晏然。虑夫越岁,既久文恬武嬉,则又励精洞察,欲大有所振兴革,而昊天弗吊,龙驭遽升。凡我臣民攀号罔极,盖育是有遗恩焉。
朕闻造化之妙,固漠测其机,缄然生长,收藏散于万物者,皆可以指而见也。故典、谟、训、诰,古帝王之言行存焉。自有史官以来,随代箸,而实录之制,至唐始备。考德观政,固世之所不可阙者,矧我国家令典恒式,于斯为重。而我 皇考 功德之大,又前古所不及,纂述之事,其容以缓乎哉!顾予冲人,向居储副,虽问安视膳之外,无所预知,而大政鸿号,如雷霆日月之在。天下固有不言而喻者,继述之责实在。朕躬肆于嗣统之初,不遑他物,首敕儒臣稽据册籍,参以见闻,悉心纂辑。三阅寒暑,乃克成编为《实录》二百二十四卷、《宝训》十卷以进。三复之余,曷胜永慕,遂命藏诸金匮,为万世子孙法,敬述简端,著朕志焉。
正德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进实录表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臣张懋 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君明臣良,极一代治功之盛。父作子述,垂万世简策之光。行道者,必待其人,观政者,则存乎史。春秋世远,变纪传以编年,实录书存在,祖宗为故事。粤自起居罢注,编撰设官,九建岁元,五开史局。尧言如见,具瞻典册之可尊,夏礼足徵,岂但和钧之有则。
钦惟 孝宗 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道通三极,行备五伦,玄默躬修,诚明内蕴,礼隆郊庙,尤严祧祫之仪养。极宫闱,每谨晨昏之节;爱人材,不轻于废弃;恤民情,恒切于咨询;讲筵勤,经史之功;苑囿绝,游畋之好;翼翼文,心之不已;巍巍舜,德以难名。正虎步龙行,识太平之天子;河清海晏,知中国有圣人。方当善治之将更,尚有遗恩之未尽,一朝厌代,万国伤心。
恭惟 皇帝陛下,刚徤体乾,聪明首物,得圣功于豫教,昭文命于诞敷。谓孝在显亲,必有扬名之时;谓人惟建事,可无师古之规。乃命 臣懋 为监修官,臣东阳、臣芳、臣廷和 为总裁官,臣储 为副总裁官,臣纪、臣圭、臣希周、臣熙、臣焘、臣一鹏、臣(曰折)臣、臣俊、臣廷相、臣仁和、臣时、臣霄、臣瑭、臣玘、臣伟、臣九思 为纂修官,臣柟、臣锐、臣若水、臣銮、臣缙、臣旸、臣炅、臣舒诰、臣孔晖、臣邦奇、臣黄中、臣缵宗 为稽考参对官。
臣懋 暨 臣东阳 等发秘府之缄縢,给尚方之笔札,曹分类析,冈举目张。于凡礼乐刑政之施,以及名物度数之等经,因革者详而弗厌,关劝惩者细亦不遗。是曰是,非曰非,岂敢专于独见,疑传疑,信传信,庶以备于将来。恭成 《孝宗敬皇帝实录》二百二十四卷、《宝训》十卷,合《目录》《凡例》,总二百三十六册。臣懋 等学愧三长力穷,寸晷管窥虽小,随所向以,皆天勺量成,劳亦何由,而尽海豢例,勉遵于指授勋华,莫罄于揄扬。伏愿继体守文,任贤图治,监于成宪确乎,家国之耆龟,贻厥孙谋远矣。河山之带砺,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随进以闻。
修纂凡例
○一 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皆书。
○一 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册立 皇后、皇太子,及册封诸王、郡王、王妃,加封太长公主,并追封皇子、公主,皆书。其制度仪注,有新定者书。
○一 皇太子,及皇子生,书。亲王之子生,已赐召者书。诸王嫡长孙生,亦书。
○一 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宗庙祧祫、祔享,及遣官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先师孔子,皆书。有新增祀典,及淫祀革罢者,亦书。
○一 凡诏书,悉录全文。若敕书,及御制文,录。其关事体之重者,有特敕褒勉臣下,抚谕远人,及恤刑宽贷之类,悉书。
○一 凡文武大臣有宣召、谕问,皆书。顾命之辞,备书。
○一 凡宝玺图书,及诸王、郡王宝,将军印并印符、印记,皆书。
○一 大驾卤簿,及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东宫、亲王、郡王、公主 仪仗,有新置及增损者,书。
○一 皇帝大婚,皇太子冠,及诸王、长公主 冠婚,皆书。其礼仪有新定者,书。
○一 经筵日讲,及皇太子出阁读讲,皆书。赉宴等项恩典,亦书。
○一 凡新王之国,及郡王受命往某地,皆书。
○一 文武大臣以事来朝者,书。官三年一朝,皆书。地方灾伤等项,免朝觐,亦书。
○一 文武官制衙门,及土官衙门,有新设改建革罢,及复旧者,书。
○一 封公、侯、伯,及命其子孙袭爵,皆书并书 所受封号、阶勋。衍圣公袭封,书。
○一 命 驸马、仪宾,悉书。
○一 除授三公、三少、南京北京、五府、六部、都察院、太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太医院、堂上官及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经历,并在外留守司、都指挥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濮寺、苑马寺卿、盐运司使,皆书。内有承袭者守令,或佐二以下保留升录秩者,亦书。若中外文武官,有功绩显著,及以事特升迁者,不限职之大小,皆书。官大臣之子,亦书。
○一 选法及荐举有新定,书考课有新例,及损益旧例,亦书。
○一 屯种有新定事例,及考较之法,书。
○一 凡亲王、公主、郡王、镇国等将军、驸马、仪宾、公、侯、伯 岁禄,官吏俸给,军士月粮有新定、折支、全支 条例,并书。
○一 遇岁凶赈恤,悉书。有新定备荒事例,亦书。
○一 仓库坑治,有新定建革及新令,书。
○一 凡开盐场,有新定中纳盐粮,及户口食盐则例,皆书。钞法、钱法有新令,亦书。
○一 凡礼仪有新制或损益,书。新制礼器、乐器,皆书。
○一 公、侯、伯并文武大臣 老疾致事,特恩优闲,及文职致仕恩典,皆书。后复起用,亦书。
○一 文武大臣诰、敕有特赐者,书;或有损益事例,亦书。
○一 每岁户口,及所收田粮、土税、屯种田、子粒总数、漕运总数、采纳金银等件、税课、茶课等项,并减免税粮、米麦等项总数,皆于岁终,书之。
○一 转输漕运之法,及田赋、徭役、农桑、劝课有新令者,书。停罢岁办,及贡献诸物,皆书。
○一 每岁圣节、正旦、冬至、郊祀、庆成、大宴,皆书。遇节赐宴,亦书。有特旨赐节假,亦附书。
○一 中外文武官,有特恩赐予,皆书。命妇遇庆节有赐,亦书。
○一 提调学校条例,并更革,皆书。各处学校增设或罢革,并内外学生徒简退,及增岁贡额数、纳粟等项入监,皆书。公、侯、伯 有特旨送监读,书。及已故大臣并见在三品以上之子,定例入监,书。监生拨历等项事例,皆书。
○一 每科京府乡试、礼部会试、廷试,皆书。所定科举额数,亦书。廷试制策题,悉录全文。进士选读书,及暂放归,皆书。
○一 丧葬之礼,及上尊谥册文、议文等项,备书。山陵迁附,书。亲王、郡王、公主、郡主 丧葬,皆书。其礼仪有新定或损益,亦书。凡公、侯、驸马、伯,在京文武三品以上、近侍五品以上,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正官 没,皆书。卒及概见其行实善恶,务合公论,其有赠益,及赐祭赙赠,命有司治葬,皆书。若文武官有治行功绩显著,不限职之大小,皆书。有违例乞恩,特与祭葬,亦书。
○一 文武臣僚有没于王事者,皆书。有得褒赠,亦书。
○一 凡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悉著其乡里姓名,行实书。
○一 钦天监奏天象气候、日月薄蚀、五星凌犯,皆书。中外奏祥异,及军民之家一产三子,以上蒙恩赉者,亦书。
○一 建言有关涉国体者,皆录详略,随宜有所奉圣旨,亦载。
○一 文官子孙,优给有新例,书。
○一 遣使抚谕四夷,及封拜赐赉,皆书。四夷来朝贡,亦书。
○一 凡修纂先朝实录,及编辑书籍,皆书。
○一 凡兵政有新令者,及文武大臣各处镇守、巡抚、整饬、边备等项,及备御规画,皆书。
○一 命将,平反叛,书。征讨边夷,亦书。
○一 凡军民衙门官马孳生马,边境茶马,买马之政,皆书。及牧养之地有改迁,及被人侵占清出者,亦书。岁有敕免所欠各项、马匹,悉书总数。
○一 凡关津、巡徼、驿传、递运、烽堠,有新设及改革者,书。
○一 凡公、侯、伯、驸马、仪宾 有罪削夺,及两京、五府、六部、都察院、太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光禄寺、太濮寺、应天府、顺天府、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太医院、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经历,及在外中都 留守司、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濮寺、苑马寺卿、盐运使,有罪下狱,黜、宥、免,皆书。有特旨罢黜,干系惩劝者,不拘职之大小,并书。其蒙特恩宽宥,亦书。如犯奸恶叛逆之罪,不限官吏、军民,悉书。常律之外,别有断罪条例,亦书。
○一 亲录囚徒,及差官审录刑狱,皆书。刑官有平反冤狱,详本末书之。
○一 风宪官及文武臣僚 弹劾大臣之罪,皆书。并书所得旨意、其职,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书。
○一 修建宫殿、天地、宗庙、社稷及一应神祗、坛场,皆书。
○一 营建山陵,备书。建各王、王妃、公主 坟,皆书。其制度有增益,亦书。郡主以下奉敕建者,书。
○一 修缮各处城池、屯堡及新建革者,皆书。
○一 差官各处提督圩田、水利,及新开修 河渠、圩岸、桥道,皆书。有奏请修筑陂塘等事,亦书。
○一 工匠起取、放免,皆书。
修纂官
○监修
后军·都督·掌府事·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臣张懋
○总裁
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臣李东阳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臣焦芳
荣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臣王鏊
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臣杨廷和
○副总裁
詹事府·掌府·资善大夫·吏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臣梁储
○纂修
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 臣毛纪
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 臣傅圭
翰林院·侍读·承直郎 臣朱希周
翰林院·侍讲 臣豊熙、沈焘、吴一鹏
翰林院·修馔 臣顾(曰折)臣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 臣汪俊、李廷相、温仁和、李时、滕霄、何瑭、董玘
翰林院·检讨·徵侍郎 臣汪伟、王九思
○稽考参对
翰林院·修撰 臣吕柟
翰林院·编修 臣崔锐
翰林院·检讨 臣湛若水、翟銮、徐缙、景旸、段炅、易舒诰、穆孔晖、张邦奇、焦黄中、胡缵宗
○催纂
中大夫·光禄寺·卿 臣周文通
徵仕郎·詹事府·主簿 臣李继先
○誊录
奉政大夫·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 臣沈东魁
礼部·精膳·清吏司·员外 臣乔宗
徵仕郎·中书舍人 臣方英、邓相、徐富、汪麟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 臣周仝、林应禧、张保
监生 臣邵文恩、屠径
生员 臣吴淓、崔深
儒士 臣王聪、吴琳、何文玉、岳梁、刘伟、凌楫、刘恕、周玺、倪清、王应芳、许锦
○收掌文书
翰林院·管孔事·中书舍人 臣刘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