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说读书好,可到底好在哪里?
季羡林老先生认为书籍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载体,读书能汲取古人智慧,传承人类文明。未曾读过书的掌权者如刘邦,虽受万人称颂,可留给百姓的只有陵墓之类,而常被世人取笑的秀才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者。
从没人说读书就一定能让人生一帆风顺,但毋庸置疑读书确实有很多益处。
一、读书可调节情绪
有一种治疗抑郁的方法叫“阅读疗法”,适用于轻度抑郁患者。阅读帮助患者增长知识,树立信心。
当我们沉浸于书本中的情节与环境时,能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转移我们的负面情绪。
读书可使人开阔胸襟,提高智慧,使精神有所寄托,助力我们逐渐摆脱心理阴影。
二、读书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掌握知识不是为了争论不休,不是为了蔑视别人,不是为利益、荣誉、某种权利,而是为了生活。
越是阅读量大的人越了解人性,在与同事或者朋友发生不愉快时,不会急着辩解自己,发泄情绪,而是会先调整自身心态,有效表达自身感受与需求。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双方感情。
大学时,我有一位室友,名为淑兰,我们都叫她兰兰。人如其名,她像兰花一样清淡优雅。
兰兰平时很少与我们一起打游戏或者聊八卦。在我的印象里她总是坐在书桌前或者躺在床上,手举一本书,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
宿舍其他三个人,偶尔会因为倒垃圾这种小事发生口角,但我们却很少和兰兰起争执。
遇到兰兰无法接受的事情时,她也会与人正面沟通,准确描绘自身感受,让他人想要发自内心地理解与尊重她。
和她在一起,总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也许读过一本书不久就会忘记,但阅读留下的喜悦却如甘泉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萌发思想的种子。
三、自我认识
培根说“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确实依据他们的习惯。”
我的舅舅是一位典型的懒汉。他这辈子干过最多的事就是睡觉和看电视。日常开支与生活压力全是我舅妈一个人扛下来。
刚上大学的表妹认为虽然父亲好吃懒做,但自己从不偷懒,还考上了大学,自己肯定跟父亲是完全不同的人。
表妹大学时期也坚持着高中时期的作息,她的目标是将图书馆一楼的文学类书籍在毕业以前全部读完。当我听她说出自己的目标时,心里由衷地对她感到佩服。
去年,舅妈和表妹来家里吃饭。与表妹交谈的间隙,我又一次被这个22岁女孩的思想震惊了。
表妹说,她一直认为除了自己的单眼皮遗传了舅舅,其他的生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与舅舅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由于大学时读了很多文学类书籍,她发现小说中很多主人公都与自己的父亲有非常相似的生活习性。
比如《那不勒斯四部曲》里帅气迷人的尼诺,嘴上说着厌恶父亲背叛母亲的行为,但其成年后沾花惹草,频繁出轨,生活习性甚至比他父亲更糟。
表妹开始思考自己有没有遗传什么舅舅的社会习性。连续几周,表妹一直在观察自己,结果她突然发现她拿筷子的方式与舅舅如出一辙。当舅妈过于唠叨她时,她也会学着舅舅挖苦舅妈的语气嘲讽舅妈。
甚至,表妹发现她下午精神经常不好是因为舅舅午休一睡就是一下午。表妹小时候学习的背景音乐都是舅舅的鼾声,导致表妹在下午的时候就懒洋洋的。
如果表妹没有读那么多的书,她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对待舅妈的方式是伤人的,也不会发现从舅舅那里遗传的错误习性,更不会改变自己。表妹读大学时存了一点钱,打算今年暑假好好带舅妈去云南玩一次。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通道—教育与运动。
通过阅读,认识自己,才能活出更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