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弟:
我和彤姐的写书计划始于2013年3月,当时我们各自处于低谷期。当不约而同产生了写书的想法并且最终一拍即合后,是非常的兴奋的。那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大量的创作,不停的书信往来。
但是凡事最难的都贵于坚持。随着新鲜劲的过去,以及我们分别在事业、生活、前途方面回到正轨,写书的“原始目的”似乎“消失”了。我们各自忙于学习或者工作,写书居然被搁置了好几个月,直到我9月到了德国。
按理说,我们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国外相对简单的生活可能更容易让我们心静下来写作。话虽如此,但是我对于硕士学习的各种适应和学习、以及彤姐时不时工作方面的紧张忙碌和意外任务,让写书的计划仍然推进的很缓慢。难以想象,我们在3月时订的计划是在2013年圣诞节之前出书,而实际上,到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刚过预订写作量的一半。
然后,又是经过2个月的近乎“无产期”(我忙于期末考试,她忙于工作),我们终于意识到应该来点狠的了,来对付这该死的变相拖延症。于是,我取消了3-4月所有原先的看书计划,决定两个月之内把剩余部分写完,彤姐也订了类似的计划。
写作本文是在2014年4月26日,这是我计划里的最后一篇。也就是说,即使按照原计划执行,我也还有若干天可以供我修改初稿的时间。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满意。
在我们刚决定开始写书的时候,至少我自己,对于写书有着无尽的遐想和憧憬,觉得这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其实不然,就像我们看有钱人总是关注于他所聚敛的财富,却从来不注意看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写书,其实是件特别需要毅力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耐心,这对于男生来说是件非常要命的事情。众所周知,平均来看,男生都会在文科上有所欠缺,类似背单词写文章的活,更是让我们叫苦不迭。即使对于我这样平时喜欢写写东西的人而言,要写一本15万字的书,能够写到够字数是第一大挑战,然后出于一定的完美主义,在送交编辑之前一篇一篇的改,同样也是对于耐心的巨大考验。这已经不仅仅是毅力的范畴了,还会要求对细节的追求。
写书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最难的是开始。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在脑子里罗列这样一个list:“等我xx了之后,我就可以做xxx(事情)了。”同样的,我们或许这么早写书会被很多人认为“不自量力”,但是我们很清楚出书对于我们的目的:或许几十年后,如果我们还有书出版,质量一定会比现在高很多。但是几十年之后的事,谁也说不准,没准就不出书了。既然今天的我们有那股冲劲想要为我们的成长留下印迹,并且同时可以把我们的正能量散播给我们的同龄人以及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为什么不把写书这件事就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呢?
在写书的那么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都各自熬了很多个夜晚,因为白天的工作和课业都很重,但是写书计划不能拖的太久所以必须熬夜。在这写书的一年多里,我们也曾有过消极和退缩的时候,也曾有过写书写得high到爆的很多个夜晚,还有两个人一边语音一边各自写各自部分的愉悦。
2014年7月,写书的最后一个月,居然有了那种高中和大学临近毕业的感觉!这感觉就像建筑师从零开始画出各种建筑图(剖面图、立面图),然后看着图纸变成现实中的建筑。我们,也做到了。
彤姐:(a.k.a 睿秋)
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决定出书的时候正赶上低落期,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的炫酷程度会被无限放大,还是写书这事儿对我们有出书梦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太大,最开始的一个月,两个人像是打了鸡血——不,我们就像是鸡血本身——每周都有两三篇精彩书信往来。鸡血状态下的我们,刷牙的时候在想写书的事,健身的时候在构思,吃饭的时候在幻想自己的思想变成整齐的铅字。我在考证书和求职,达弟在试用期和自学德语,日程表很满的情况下,却能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写作这件事之中,几乎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在它上面。那时候我们掐指算过,2013年秋天之前就能完稿,留两个月时间修改,圣诞节出版!
就像达弟在前面说的,几乎每一个写作者会面对的问题,我们都多多少少经历了一遍,几乎所有现代社会广为流传的症状,我们也都体验了一把:看着年历上的日期,觉得一切都还早——拖延症的开始;每写完一段都修一修格式和目录,乱了就写不下去——强迫症;到底要不要写这个专题,这篇放在那个专题比较好——选择障碍症……
作为一名喜欢安静地抄抄写写的女生、以耐得住寂寞闻名的内向者,我仿佛应该在完成写作任务这件事上困难不大。实际上,我有一个更大也更严重的困难,我总是步入“曲线救国”的怪圈,说通俗点儿就是,容易跑偏。
去年三月某天,收到了姐妹学校康奈尔大学的一封群发邮件,有个“高效能写作社团(Productive Writing Community)”欢迎爱好者加入。我一看,心里特别喜悦,觉得这是上天有意促成我们出书,还特意有组织地来教我如何高效率写作,而且“康奈尔大学”、“写作社团”等高大上的字眼,更是让人欲罢不能。果断入会。
入会后,每两周会收到来自组织的一篇关于如何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的文章。读罢之后,不禁感慨,不愧是常春藤大学,人家把写作这件事分析地真透彻,句句在理,我打印出来贴书桌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不如发挥自己翻译的优势,把这些订阅文章翻译成中文供更多的小伙伴学习吧,于是开启了跑偏之旅。我每个星期翻译一期,十二期订阅的翻译量占去了我原本每周计划用来写作的时间。这就是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几乎没有写出什么新的文章的原因。当然,这件事也是好事,我把翻译放到简书上之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纷纷表示我翻译的内容及时纠正了他们在写作上的误区。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于我已经制定好的写作计划来说,耽误了实现计划,就是应该反思的事。感兴趣的读者,欢迎阅读我的翻译连载http://jianshu.com/notebooks/43891/latest。
除了跑偏以外,我的找借口的能力比达弟强很多,换句话说,就是我的拖延症比较严重。普通的借口我就不在这里罗列了,奇葩的例子放在这里,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其矫情程度:
“有时候,写不出来不是没有灵感,而是灵感太多。人们常说Follow your inner voice,可是我内心的声音好多,就像安卓手机系统居然允许虾米和多米同时播放,张信哲和王菲一起用情地唱。”
在父母和朋友的眼里,我们都是执行力很强的人,他们大多惊叹我们可以在学习、工作、挑战自己种种潜能都没耽误的情况下,一年多的时间写完了一本书。可是,正如上文所述,我们也走过了弯路。
当我们终于快要写完这本书的时候,回顾一年多的历程,我们感到非常欣喜的一点是,写书本身其实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我们的整本书的主题是关于成长的,而成书之路,同样也是成长之路。因为亲身达到并经历过了曾经幻想的目标,所以我们能够更加现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