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年里,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酒。
小时候,年夜饭和各种聚餐上,大人只喝白酒。用的圆口小杯,一杯就是一口。家里父辈似乎都有很好的酒量,这样一杯杯地喝下来,几个人能倒光一瓶。他们每喝一杯,必然需要互相敬酒,绝不会自顾自喝上一口。所以酒桌上总是热闹,每个人都好像演说家,滔滔不绝。小孩子拿着饮料,也跟在父母后面,要给年长位重的长辈致敬语。有时候觉得要说太多话记不住,儿时的我还真的有点害怕这个环节。尤其亲戚都聚在一起的时候,实在人太多,一个个记住谁是谁,是有点难度的。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觥筹交错中,满溢年的味道。也正是在这样的相互祝福里,平日寡言的一个人,才能打开话匣子,拉近和其他人的距离。
几轮过后,不胜酒力的要么喝趴下,要么开始豪言壮语。看着他们或面红耳赤,或独坐不语,身边的女人们心里也开始烦乱。母亲曾经说过无数次,让父亲酒桌上把握分寸,不要喝高了收不了场。但父亲说:喝酒不仅仅是喝酒,你们不懂。
这句不懂,大概是不沾酒的女人们永远参不透的。
后来,酒桌上除了白酒,开始出现洋酒、红酒的身影。各取所需,各饮所爱,如果实在不喜,啤酒也可。年前给亲友送礼的时候,各种酒好像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标配。不必拼高档,没有用。他们随便一口,都能知道这个酒是真材实料还是虚有其表。与其拼包装,货真价实才是诚意的象征。
所以,我也常不远千里,把酒带回家过年。自己不喝,但知道这里的年,永远无酒不欢。
正如歌中所唱:
不怕心头有雨 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 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