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的人多,小院里的小人儿也多。年纪相仿的总有那么几拨,玩着玩着还玩出了几组“娃娃亲”呢!为什么是几组而不是几对?且听我细细说来。
这第一组当属老于家、老张家的姑娘,老郭家和老曹家的公子。四个孩子年纪相仿,脾气也对路,天天形影不离地玩着,“日久生情”,按理说四个人,刚好是两对,可是慢慢地发现不大对头了,老于家的姑娘许是忙于上学了,许是有点“高冷”,总之有脱离队伍之嫌,只剩下三人小分队了。老张家的姑娘本来就稍长于两个小公子,于是自然地成为了两个小伙子的主心骨。俩天天翘首以待,就盼着张家小姐姐出现,无事像跟屁虫一样粘在后面献个殷勤,偶尔两人闹矛盾了还要找张姐姐评理,有时还会“争风吃醋”!而那个老于家的姑娘,则远远地“隔山观虎斗”,关键时候,出几个金点子。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才是最大的“BOSS”啊!如今,这几个小人儿早成为了俊男靓女,多已进入高级学府深造。假期里,还会看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畅谈青春与梦想,估计谁也不好意思再提及当年的“娃娃亲”……
其实最应该成“娃娃亲”的该是老白家和老孙家!为啥呢?这两家真是“门当户对”——邻居!而且啊,两个孩子同年同月就差同日生了(差了一天),且一儿一女,这可不是难得的缘分?加上无论老白还是老孙,那都是巧舌如簧,忽悠死人不偿命的主儿!大家就等着看这两家凑在一起的笑话。可惜,也许是孩子的话都让大人说完了,两个孩子那沉稳内敛,那股子稳劲儿真够他们父母学一阵儿的!就这样,一段大好的“姻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要说持续时间最久,最被津津乐道的那还要算薛家、郝家少爷和王家小公主的故事了。当薛家小少爷诞生后,另外俩的性别尚是个谜。当时就开玩笑说“哪个是丫头,就是我家儿媳妇!”于是乎,就借着肚里的“儿媳妇”堂而皇之地在薛家混了几个月的饭。却不料,郝家的“儿媳妇”没来,倒成了个抢媳妇的,王家的小公主一下成了香饽饽!以至于小公主为难地说“我也不知道以后该嫁哪个哥哥?薛哥哥对我好,郝哥哥又很好玩……”及至再大些,情况稍有改变,小公主叫薛家少爷时是直呼其名,而“郝哥哥”还是挂在嘴上的。以至于,郝少爷很严肃地和妈妈讨论“终身大事”了!
“妈,我以后要和王小妞结婚!”
“哦?不好吧?你不觉得她个子小吗?”
“没关系,女孩子就要娇小点,可爱!”
“那你不嫌她黑吗?”
“不怕,长大了,我带她去做美白!”
“可是,我还是觉得她有点娇气任性啊?”
“女孩子娇气点怕啥?女孩就是让人疼的!”
“好吧!我同意了,可是,如果她爸爸不同意呢?”
“那……那……我就带她私奔!反正那会儿他肯定老了,也打不过我了!”
在我们还为这样的对话快要笑喷的时候,孩子们进入了初中,原来假期常有的聚会也少而又少了。据说,校园里见面也很少打招呼了。就这样,很有希望的一对娃娃亲也消失了……
小院里的确没有娃娃亲,但是小院里的娃娃,确实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