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说是品味,其实只是从我的角度去感受这篇文章,相对于真正的品鉴者来说,我品得不是那么深刻。就仿佛品茶,会品的人,能够从一种好茶中品出前中后甚至更多不同的香味,而我只能尝出茶的苦味。所以我说品味,只是我粗浅的体会。
很早就在书架上看到过《偷影子的人》这本书,但是没有拿起来读过,看书名总觉得是自己不感兴趣的那类——这足以证明我还是没有摆脱凭感觉选书的误区——这次是不经意间,在微信读书的推荐区看到它,简单看了看别人的评论,觉得还不错,就试着先读一读,自此便被它俘获了,前后花了3个小时读完,这算是我读的比较细致的。
书中,主人公通过对影子的特殊能力,改变了一些人的世界,也因此收获了美满的爱情。作者用大段的文字描写主人公的心里活动,给人感觉特别细腻,特别充实,不像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读起来干巴巴的,就像面前摆着一副陈年的骷髅,没有丝毫的血肉。这本书读起来,给人的是一种整体细节很丰满,有血有肉,该圆润的地方圆润,该纤细的地方纤细,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美感。作者需要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到如此细腻。
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代入主人公的世界,跟随者主人公一起经历学生时代面临的对欺压和惩罚的恐惧,一起经历那种纯真无邪的恋情,一起经历错失之后的惋惜和重新追回的喜悦,一起经历生命中不得不面对的别离。
对主人公来说,伊丽莎白只是内心初次萌动的喜爱。克蕾儿才是一见钟情之后去磨不去痕迹的真爱,就像小王子花园里的那朵玫瑰,永远都占据着一片天地,那个时候,克蕾儿饱受自闭的摧残,是主人公带给他新的世界,两个人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每次简单的相处,都是抹不去的记忆。其实很同情苏菲,在主人公的世界里只是一个过客,虽然也动心过,但她也只是克蕾儿不在时的一个安慰,一旦勾起与克蕾儿共同的记忆,苏菲便已经被排除在主人公的世界之外,好在最后好友吕克给了苏菲一个圆满的归宿。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已经不太适合读这本书,每时每刻被时间催着向前跑,再无暇体会那种美好。所有书中这些故事,在内心已经掀不起什么波澜。可能只有到老以后慢慢回忆,才有可能再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
但是,这本书,让我在紧张焦虑的生活中找回了一丝内心的平静,这大概就是当下最好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