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最近热映的印度电影《调音师》,是2018年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评分最高的印度电影,看完从影院出来,真实感受是懵懵的,不停地在想到底哪是真,哪是假。
带着问题和疑问又去网上找资源,刷了二遍。
大家都知道,该电影改编自2010年豆瓣评分9.2的法国惊悚微电影《调音师》。将这部仅14分钟的短片改成140分钟的大电影,结构上也遵循首尾呼应。这部电影看似有两个首尾呼应:一是讲故事的开头,“说来话长,咖啡?”;另一个是枪声、猎人、兔子和撞车。但影片开头就表明了这是男主人公在叙述一个故事,或真或假,虚虚实实,应了这句“Life depends on the liver”,事情究竟是怎样,我们只能从活着的人口中得知,至于真假便不得而知了。
对于影片讲述的结局,大家最认可的便是这三种:
1.男主人公讲的是真的
医生被西米杀死了,而他因为自己的善良而得救了,西米却因为自私冷血罪有应得,被一只兔子撞车,发生车祸死了。但是这个说法明显是有漏洞的,兔子撞车本身就很戏剧性,撞车后还活着,也不合理;再加上结局的反转:女服务员给他兔头拐杖,他没有摸就说是他的;结尾一下踢开的的易拉罐,都说明他眼睛好了,却还在欺骗他人,获取同情。所以这可能是男主为了维持自己在苏菲心中的形象而编造的。
2.男主人公在最后一段撒谎了
他和医生的阴谋得逞了,一起把西米的肝脏卖了,有了钱做了角膜移植,所以眼睛好了。但是医生真的有那么好吗?他的一句“如果你们角膜配型成功,你的眼睛就好了”,角膜移植需要配型吗?也暴露了他并非善类,其实也包括卖掉阿卡什的器官,所以阿卡什报复了,就是第三种结局。
3.医生被阿卡什杀死了
医生停车去后备箱给西米打镇静剂时,被阿卡什倒车撞死了,然后把西米器官卖了,医好了自己的眼睛。可是这样,他一个盲人怎么去卖器官,怎么成功去到伦敦,这又似乎没那么简单。
但其实,不关注内容,但看电影名字《调音师》,其实就已经在说明这是个假的,因为故事主人公就不是调音师,而是一位梦想去伦敦参加比赛的钢琴演奏者。就像电影《无双》,里面大部分都是男主编的谎言而已。
在这部影片中哪些是真的呢?
有第三人苏菲在场的情节是真的,比如他俩的相遇,在饭店的部分。两人的相恋;里面媒体公开报道的比如演员丈夫普拉莫德的死,西米被曝自杀,邻居达萨太太的死......而其他的部分就不好说了。
这样看的话,对于苏菲撞见的西米和阿卡什偷情,或许是真的。
那就是第四种可能:男主本身就是一个装瞎占用弱势群体资源,骗取他人同情心而无悔改之意的恶人,这就意味着,其实是阿卡什和西米偷情,西米是开头乐器店老板说的能帮他去伦敦的富婆,阿卡什为了自己的目的,失手杀了丈夫,为了摆脱嫌疑又去了他的葬礼,结果被达萨太太认出,无奈又杀了她;后面两人打算远走高飞,阿卡什说自己要去伦敦,西米去送他,可是阿卡什还有梦想,他是一个有天赋的钢琴演奏家,不想自己这辈子就这样毁了,毕竟他并不爱西米,所以又伪造了西米自杀的假象,警察只找到西米的车子、鞋子,并没有尸体。可想而知,西米或许就是器官贩卖的受害者,因为阿卡什需要钱,警察、报案以及他的悲惨遭遇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编出来的。毕竟其他人苏菲都没有见过。
所以“Life depends on the 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