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双证班第三课—建构你的知识体系:让你的学习效能倍增

这一节课有点难啃呀,反复听了好几遍,总算有一点思路了。

一、学习的含义

(一)学习按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1、广义:通过经验产生行为,贯穿一生

2、狭义: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知识和技能

看文字有点空泛,举个例子:

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找到相对应的小图标,就更容易理解,这就是学习。

(二)说到学习,会马上想到什么呢?对,就是知识,什么是知识呢?

1、广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综合

2、狭义: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知识是经验的固化。

(三)学习三阶段(关键词:KSA)

1、知识knowledge

2、技能skill

3、意识aware,包括表意识和潜意识,通过大量的训练养成神经通路、肌肉习惯和思考方式。通过学习获得经验获得成长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

1、有瑞士认知发展领域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2、关键词:主动性、原有知识、建构理解

3、两方面

(1)新信息意义建构

(2)原经验改造和重组

4、三过程

(1)同化,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效连接

(2)顺应,新旧知识对应形成新系统

(3)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新的知识与原知识并不完全匹配,知识不平衡的,通过内部吸收和外部整合,与过往知识经验相结合,形成新的知识经验,就能达到新的平衡。

喜欢老师的这段话,零基础并不是思维零基础,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而是在学习中把知识纳入自己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主动吸收信息,形成知识体系。建构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看思维导图作品只能增长眼界,不能有利于本身把图画的越来越好,只有经历大量高强度的练习,主动做建构的过程。

5、案例

(1)组织

同化:主:组织,谓:联系,宾:系统,理解就是同化的过程

顺应:过往经历信息的对接,就是顺应的过程

平衡:具体的组织图标,一目了然

(2)企业内刊

集合知识和经验

有效梳理呈现

认知结构,螺旋上升

三、大脑的有效利用

(一)三位一体的大脑

1、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假设

2、爬行动物脑,脑干,控制本能功能,自我保护、攻击

3、古哺乳动物脑,中间脑,边缘系统,控制情感

4、新哺乳动物脑,理性脑,智力型任务

(二)左右分工的大脑

1、左脑,理性脑,包括语言、文字、推理、序列、逻辑、分析

2、中间连接,胼胝体(pian zhi ti),左右脑信息连接的通道

3、右脑,感性脑,包括图画、音乐、节奏、情绪、创造、新的东西

(三)具有脑眼的大脑

大脑在收到信息才能加工运作,眼睛是信息输入的重要器官之一

1、眼脑反应:眼脑之间信息传递加工的速度

一般情况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头脑想,步骤太多,影响大脑吸收。提高眼的反应,眼的识别信息直接输入大脑,提高效率。

2、右脑有独特的照相记忆功能,提高眼脑反应的最佳途径。

照相记忆利用右脑图像储存功能,让视觉信息输入简单快捷,将所有信息转化为图像,缩短信息吸收时间,提高眼脑反应速度。

3、通过快速阅读和舒尔特方格,帮助训练右脑的照相记忆功能,提高眼脑反应速度。

(对应《思维导图阅读法》传统与快速阅读的对比)

四、升级思维系统

1、思维导图

1.0知识的呈现

2.0理解运用

升级思维系统通过:呈现知识➡️扩容体量➡️形成系统,不断完善

2、课程笔记

重点记录重点和难点

3、读书笔记

识记➡️编码储存➡️再认或再现

4、深度慢阅读

阅读计划➡️快速阅读➡️梳理关键词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