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11/100 穷在富人堆的智慧
有一俗语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宁愿做一群笨蛋中最聪明的,也不做一群聪明人中最笨的。好像鹤立鸡群总比鸡立鹤群好点。今天,我想驳斥下这个坑了无数人的观点。
从未来趋势来看,一个智商110的人在一群平均智商100的人中看起来稍微聪明些,而在平均智商
120的人中就看起来笨了。为了个人的心理安慰和在同等机会面前,选择自己更占优势的好像确实更聪明些。但你仔细想想,在比你聪明的人群中,你变得更加聪明的难度大些还是在比你笨的人中,你变得聪明的难度大些。毋庸置疑,肯定在和一群更聪明的人中变得聪明的难度更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初中时期,前两年我在我们年级的零班,成绩很差,一般是班级倒数20名的,班上100人,但一般是年级200名左右,初三分班后,牛逼的留在了零班,我分到了稍次的班级。这时成绩在班上中等,有40名左右,可是在年级上的排名却到了400名。有一个初中和我一起在零班的同学,前两年成绩一直不如我,分班时走了点关系留在了0班,到了高中后也一直留在A班,最后高考竟然考取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前十。我猜,他在零班的排名肯定不怎么好,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比我们这些B班的所谓成绩不错的考的好太多了。鸡头并没有比过凤尾,因为凤尾在更好的环境里,成长的速度,学习的方式远远优于鸡头。最后差距越来越大,到了难以追上的程度。同等的努力下,凤尾的收获大于鸡头。
从个人发展来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凤尾在它的群体里即便开始最差,但慢慢被群体带动,最后回到鸡头里那也是最见过世面的鸡头。这两天我爸一直让我去当兵,说大学生当兵国家给的福利好,退伍了还有工资,公司会优先录取,在小地方求个职混个小官可以过得很舒服,还受人尊重。我回他一句,有这么好的待遇,那些高官还会把机会留给你?早把自己亲戚安排完了。他说: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没背景的,要在矮子里当高子,这样才有优势。如果为了混生活,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在乡下当个小官混混日子确实挺舒服的。但对不起,这不是我想要的。如果为了混日子,生下来的意义何在?吃喝拉撒睡?还不如直接死了省得人士间的烦恼。这样的所谓的稳定的生活确实没什么不好,但唯一的不好是,不精彩!长时间的稳定会失去内心的澎湃,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最好的稳定是能力的不断完善,个人价值的不断增加,赚钱都是自然的事情。在高子里做矮子,才能让自己越来越高,与更多的强者抗衡,而不是天天和比自己弱的人比。
从环境影响力来看,一个人穷也要穷死在富人堆里,而不是富在乞丐堆里。富人有富人成功的原因,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亿万赚千万,人都是向上看的,学也要向上学。在一个比自己优秀的努力的环境里,你偷懒也不好意思啊。凤尾不努力永远是屁股啊,这谁受得了,必须干。
宁愿在富人堆里穷死也不要在乞丐堆里富死,宁做凤尾,不做鸡头,从长远来看,才是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