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昨天的两次旅行后,吃完饭就想去走走,开始上瘾了。一来吃完饭就坐下小肚肚容易长肉;二来,虽然只有不大的活动范围,但途中的见闻倒也丰富多彩。看了看时间还早,就小范围转一转吧。
快八点了,正是大家准备上课的时间。同学们步履匆匆,赶去教室。我两手空空,踱着小碎步,悠闲地走着,心里觉得有点得意。想笑,但觉得这样一个人在路中间痴笑,会被认为很傻的,就忍住了,但在心里却乐开了花。
为了避开上课大军,我走向牡丹园。在远处看着牡丹花好像与前两天不太一样了,快步走过去,才发现,大部分牡丹花已经凋谢了。突然想起《葬花吟》开头两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和最后两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虽没有那么凄楚悲伤,但还是体会得出红颜易老。心想早知道这样,就该多来看看的。
环视整个牡丹园,还在开着的花已寥寥无几,每株牡丹根下都是一片缤纷的落英。想着,这些花真是齐心啊,要开时,大家都像约好了似的轰轰烈烈地开了;要凋谢时,也一起干净利落地凋谢。
其实,想想,人们为花开喜,为花落愁,只是人一厢情愿罢了。“花自飘零水自流”,只不过是自然规律。人们为此写了成千上万首诗歌,很多只不过是借花自怜自恋。
如果说花也有感情,我倒觉得花朵能心甘情愿及时地凋谢值得人们学习学习。春来了,花株发芽、抽枝,努力吸收养分,让自己枝繁叶茂,让自己有机会负担得起一朵花的开放。花灿灿烂烂的开了,人们眼中就只有花了,对她的枝叶再也不屑一顾。人,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势利。但花不忘本,她知道因为有枝叶她才有绽放的机会,才能享受阳光、享受风。所以,在美过一季后,花谦逊地低下头表达她对枝叶的感激,然后就从从容容,没有遗憾的凋落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到这里,再看这一园牡丹,觉得不管是花还是枝叶都比有的人要高尚,便觉得能看到她们也是一种荣幸。
走到昨天路过的鸢尾花坛那里,觉得再次惊艳了。昨天,只顾低头看花,忘了从整体看整个花坛。花坛的左边是一大株紫藤花,那么美丽的存在我昨天竟完全忽视了,真是罪过。
紫藤花攀在高高的花架上,枝条势如盘龙,刚劲古朴,纠纠缠缠,比“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有过之而不无不及,乱则乱矣,但乱得那么理所当然就是本事了。新枝从最高处向四周辐射开来,有些稀疏,算不得枝繁叶,却有种空灵之美。淡紫的花串自在的悬垂着,极显优雅尊贵,好像花中王者,俯视群臣。这群臣便是那片鸢尾花了。鸢尾单株可能显得单薄,但这么浩浩荡荡一大片,就构成了花的海洋,那绚丽缤纷,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鸢尾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光,一阵风过,叶片翻动,像一片水面,波光粼粼。
告别美丽的花儿,我走向小森林。小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还有一丛丛小草。我数了一下,在一片不大的地方竟生长着七八种植物。有种大叶植物还有三四个不同的品种,因为叶子有的全是新绿,有的叶子边缘有淡黄色的纹理,有的是紫褐色的纹理。虽然这是片儿人造小森林(其实是我愿意这么叫它),但这些植物能如此和谐共生,还是很佩服他们的适应能力。
在小森林的边缘是一大丛细叶草。它的叶子真的很细,宽的也只有一厘米,整个线条流畅柔顺。如果说赏花需要阳光灿烂,那观草最好有徐徐微风。看纤细的草叶在微风中摆动,真像冥冥中有音乐伴奏,而它随之翩翩舞蹈。稍高一点的细草,已经抽穗,我迎着风看它,它的细穗儿就随风向我点头,我就那么痴痴看它,有那么一恍惚我觉得我可以与它交流。我和它一起在这里享受阳光、享受风,我能感受它的感受,也许就能感受它的精神。一阵风来,吹动我的衣领,仿佛是谁在给我回应。我抿嘴微笑,笑笑的眼睛看着它,告诉它我收到了它的讯息。
“细草香闲”是很喜欢的一个词,用在它再合适不过。“闲”这个字很妙,不但细草的香“闲”,它的整个姿态都“闲”。处处为家,随处生长,一旦扎根就安安分分的生长。“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岁的生命对人来说太短暂了,但对于细草来说却已足够。它自在地生长在天地间,雨来洗洗澡,风来扭扭腰,潇洒从容。
离开小森林,我要去看看那些蔷薇。昨天和她们约好了,今天就要如约而至。篱笆旁果然开了好几朵,那明黄的原来透着点儿橙色,那红色的有呢子的质感。虽开得并不多,但比昨天又多了很多即将开放的花苞,过两天一定会次第开放。蔷薇的花比玫瑰和月季都要小一些,经常作为装饰院落的植物,因为她比玫瑰和月季多了一项特质——她能攀缘,能去到她想去的地方。
就我自己来说,我喜欢蔷薇胜过玫瑰和月季。我觉得蔷薇活得更自我,更有性格。玫瑰美则美矣,但美得那么雷同,好像每朵都是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而且人们赋予了她太多的意义,让她不能像一朵花那样自在的活着了。月季则因为太像玫瑰,但又终究胜不过玫瑰,而一直活在玫瑰的阴影里,显得有点哀怨。
蔷薇则不同。她被随意的种在篱笆旁或墙根下,之后就被遗忘了。当人们再注意到她时,她已经爬满篱笆,爬过窗户。然后,她仿佛一夜之间开满枝头,朵朵不同,热情而张扬。
我一朵一朵的看过去,忍不住用手轻轻摸摸她。但她好像并不需要这种爱怜,因为她的花旁都有尖尖的刺守卫。
看完了,我准备回去了。在走到大门口时,我回头又看了一眼,发现在篱笆的上方,有一朵鹅黄色的蔷薇高仰着头向着太阳开着。她高出篱笆很多,花朵也明显要大一些,显得高傲而孤独。我刚才并没有发现她,之所以会回头可能就是为了看到她的与众不同吧。我因没有错过她而感到高兴,但她并不因被我看到、被我赞美而欣喜。我想,她比我自信,比我率性,也比我淡定。
这许许多多植物也是生命,有它们各自的性格。我像一个好学的学生,看过它们的美丽,学习它们的性格,并把它们的事迹向你传播。如果你有心,从他们身上也许能比从人们身上学到的多。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