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B站看了一部日剧,叫做《四重奏》,看的时候颇有看韩剧《请回答1988》的感觉,金句很多,而且胜在细节之处见真理。
剧中主角之一阿卷,是一个被丈夫狠心抛弃过的已婚女性。两个人在机缘巧合下相恋,可以说是两个文艺青年的恋爱,自然而然也就结婚了。
可结婚以后的情况却不太乐观,阿卷放弃了继续拉小提琴,而她不知道,真正吸引她丈夫喜欢她的,恰恰是她作为一个小提琴家的神秘感。
丈夫也在努力告诫自己,不要有这种阴暗自私的想法,不过显然没起到太大作用。
丈夫总是会一直纠结于某个小细节,把它当做自己和妻子并不合适的借口。
可是明明能够说出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一直憋着呢?有时候确实很难理解日本人倔倔的性格。
同样的事情,双方截然不同的感受,隔阂在两个人中间越来越大,本是夫妻,阿卷倒像成了单相思。
彼此的期待完全相反,而他们对自己所谓的期待又笃定得很,甚至没能去理解对方想要什么。如果没有了解,又何必决定生活在一起,丈夫对阿卷真的了解吗?还是说,他只是爱那个光鲜亮丽的她呢?
丈夫在对阿卷产生嫌隙时,遇到了老朋友,朋友告诉他:“价值观合拍和度量大,两样总要占一样吧。”
当你决定和一个人在一起时,会有几种原因?
我的一个好朋友,暂且称为钰,她最近喜欢上了一个大学同班同学,两个人从开始的聊天慢慢了解,到钰主动表白,这中间一度很尴尬。因为男生也看出来了钰喜欢他,男生就一直有意无意避开这些话题,两个人一起上课都不好意思说话。
这让我想起了青涩的初高中恋爱,没想到钰都已经大学了,行为还和个孩子一样。在她和男生正式表白后,虽然男生拒绝了钰,但两个人关系却比原来自在很多,钰也愈来愈深的喜欢男生了。
我问钰:“你喜欢他哪里?”
钰开玩笑说:“因为他像你啊~”
我认真起来,钰也不嬉皮笑脸了,告诉我:“因为他特别上进,我很喜欢,其他的我也想不起了。”
钰知道男生有很大的压力和目标,所以就希望自己可以安静的陪在他身边,能有机会在一起就好,没机会也不遗憾。
“我这个人,平均要四年换一个喜欢的人,上次这么喜欢一个人,已经是初中了,这次就一直到毕业吧!”钰满含深情地说。
看到她每天因为和那个男生聊的开心,像个孩子一样,我也很替她开心,也很希望她能如愿以偿。钰喜欢那个男生的理由,明确而简单,听了她的诉说,我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喝下了一杯清凉的泉水,觉的心情都跟着少女起来。
反观《四重奏》里的丈夫,他其实并不知道阿卷想要什么,都不过是他的单方面想象,发现想象破碎以后,没能矫正自己的想法,反而总去挑阿卷的毛病,最后在不堪重负下,离家出走。
这样伤害的其实是双方的心,谁都不会舒服到哪里去。你有你的个性,可对方也有对方的期望,两个人的价值观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契合,如果再没有大度量,那不是等着结束了?
别只爱那个你虚构出来的爱恋对象,如果你只是喜欢那个光鲜亮丽的他(她),就不要走进他的生活更残酷地伤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