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城镇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目前中国已经有55%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而像发达国家基本上是80%到90%的国民生活在城市里。可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也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比如拥挤的交通,紧张的住房,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被污染的空气等等,这将导致我们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缺失。
比如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就有很多烦恼,在承受高昂的房价同时还要饱受雾霾侵袭,每天上下班又有很多时间花在出行上,如果自己开车还要面临交通堵塞。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它是城镇化进程中一段必须要跨越的障碍。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探索经验,通过合理的规划来让城市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针对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产生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需要有一个全局性思考。毕竟北京作为中国历代行政中心,它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个城市历经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这个大城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人口基数都很庞大,而且还在一点点变大。这里之所以可以不断成长,主要是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它可以成为中国的行政中心。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脉,燕山山脉交界处,也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这里可以南下江南,北进内蒙古,东达东北三省,西可进入大西北。优越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也注定有特殊的使命。
现在这里还汇聚了好多优秀的高等学府,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吸引了很多人才。北京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一直不减,很多人选择在北京打拼创业,尽管在这里有很大压力,可这里有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生活乐趣。我喜欢北京,喜欢那里的名胜古迹,喜欢那里的历史文化,喜欢那里的学术氛围,喜欢那里的创业氛围。但每当我看到地铁里拥挤的人群,看到高不可攀的房价,对这个城市的喜欢就会大打折扣。国家为何让首都具有更好的服务功能也下了很大功夫,通过不懈努力让北京这座城市在更有文化底蕴同时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北京出现的很多问题在很多城市都出现过,比如曾经的巴黎就是这种情况。曾经很多人都到巴黎生活,这里一时间人满为患,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难题。后来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来扭转了这样的局面,在巴黎周边建立很多卫星城市。每一个卫星城市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有的卫星城市专门搞手工业,有的专门做葡萄酒产业等等。这样就把巴黎中心城的人流和产业进行必要的分流,巴黎这座城市也逐步转化成文化和艺术之都。城市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很多人也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

对于北京来说中国政府也在通过学习和借鉴外国城市发展经验和自己治理城市的经验,逐步打造成更加合理完善的城市群落。其中近期规划的雄安新区就是为缓解北京城市病出来的药方。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区域的腹地,开发雄安新区可以帮助北京有效分解人流物流交通压力。同时对于开发京津冀区域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京津冀地区打造大都市圈是一个必然趋势。其中日本的东京湾区就是一个例子,日本在东京,京都,横滨等几个大城市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群。这里有很多产业,还有很多科技园,产业的聚集让这里的经济发展特别活跃。而北京未来利用自己作为中国行政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结合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努力开发雄安新区就等于把京津冀一体化这盘棋盘活,因为雄安新区恰好处在这盘棋的棋眼上,这将有利于该地区稳步发展。

构建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通过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开发,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在为北京减轻人口交通住房压力同时也为落后地区输送了人才和资源。并且对于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有极大必要性,在高昂的房价压力下清华大学毕业生都很难在北京买起自己的住房。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更是一种奢侈,而且北京已经是寸土寸金,没有多余开发房地产的土地房价高也是必然。可如果开发雄安新区建立大量廉价廉租房,对于让再来人员安居乐业有特别重要意义。
谋定而后动,开发雄安新区在节能环保上有巨大优势。雄安新区还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这里有丰富的地热能。充分合理开发这里的地热能源可以让清洁的地热能源取代采暖锅炉,对于缓解北京雾霾天气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是借助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在雄安新区开发很多新的产业,对于淘汰京津冀很多落后产能,然后开发更有优势的产业,这样即可以缓解这个地区就业压力,还可以帮助那些因为产业淘汰失业职工没有就业机会的问题。

希望中国的城市可以走出自己的发展特色让城市为百姓更好服务,让百姓更加热爱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