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那年,我就开始思考人死亡之后会往何处去。那来源于邻居老奶奶的逝世,突然有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楼下竖起一个棚,母亲告诉我那叫灵堂,让我也去上两柱香。我看着老奶奶的脸印在黑白的相框里,就放在那朵黑色的的大花和那个大大的“奠”字之下,产生一种不真实的疑惑和不解。
那时我下意识觉得老奶奶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然而她的遗体又切实地躺在那里。这种本能的远离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隔壁串门,到底什么是死亡我也没有概念。记得那段时间外公经常感慨:“阎王要你三更死,岂会留你到五更哦。”这邻居似乎从我未出生时就做起了,外公仿佛看到了自己。
再者是汶川大地震那年,虽然都在四川,我们所在的市倒是略远,有震成危房的,垮塌的,家里乱作一团,大家第一天都到公园过夜……但伤亡却寥寥,看着电视里和网上铺天盖地的黑白色和朋友离世的消息,那种死亡的冲击庞然而来,让人从头到脚彻骨的冰冷。如果我离震中再近一点?如果我们家房子不结实?如果……那是不是躺在电视里的人就是我了?
十三岁的我被电视里真切的瓦砾和死亡名单吓哭了。
可后来我发现,需要面对死亡的不是已经逝去的人,而是留下的亲人和朋友。
外公和父亲的相继离世,响彻医院和殡仪馆的哭声把拼命远离的我狠命地拉回现实。在医院站着,连挪动的力气都没有,眼泪怎么流出来的也不知道。我握着外公的手,从温热到冰凉的过程感受得清清楚楚。因为长时间受病痛的折磨,临走时的脸有一丝解脱。而父亲的面色一如既往的平和。但那种死与生的界线明明白白划在脚底,好像我迈出去一步就到了死亡的国度。
接着他们都成了骨灰,因为病的缘故有一些骨头是黑色的,拿出来的时候,在那些白花花的骨灰上面铺着,特别显眼。而父亲的骨灰则好看很多。那么大一个人出了焚化炉,一个小盒子就装下了。
父亲去世之后的那一个月,我母亲瘦了好几斤,巨大的悲痛充斥了她整个身体,仿佛死去的不是父亲,而是她。我开导母亲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也会好好地生活,然而并没有开导出什么效果,我倒是自己看开了许多,如何面对死者和更好的活着。
人活着,总会奔向死亡,还没死亡的人们也总会为死亡操心。在这场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终点是相同的,因为面对过死亡才会更珍惜生者。活着的确是等死,却因为等死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更积极地生活着。
外公总说的那句“阎王要你三更死,岂会留你到五更”也是如此,那个终点是不变的,无常总是会带走自己的,而活着就是等死。
动画片里说人死了之后就变成天上的星星,我想那是真的就最好,活着的人们也不用老是去公墓看照片才能去怀念,只要一抬头,你最爱的人就在你身边,所以也必将相遇。
顺便说,男巫的I Don't Miss You真的很好听。
I don't miss you cause I'm always thinking about you in my arms
I don't miss you cause I'm always living with you in my heart.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