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善恶共存的复杂生命体,要约束心中的恶,弘扬心中的善!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称:“人之初,性本恶”

那么到底是善,还是恶?

假设人刚出生不会思考,那就不用区分善恶,他就是一张白纸。

但是,人是会思考的生物,哪怕是刚出生,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念头,哪怕这些念头很微弱,很简单。

也就是说,人之初,是有思维的,哪怕是很简单的思维。

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无法区分他是善是恶。

我觉得这个简单的思维,现在还不能直观地区分善恶。

而是还处于不分善恶状态。

人是一个矛盾的复杂生命体。

他拥有思维,会胡思乱想,会趋利避害,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这些念头自然就会有善有恶。

应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

只不过有的人善念多一些,有的人恶念多一些。

一个人善念与恶念的多寡,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人出生后,耳濡目染之下,会根据自身接触到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决定你身上的恶多一些,还是善多一些。

当他接触到的正面信息比较多时,那他大概率会成为好人,形成善良的人格,轻易不会突破道德底线,去做坏事。

当他接触到的负面信息比较多时,那他大概率会成为坏人,形成邪恶的人格,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做出坏事。

邪恶的人心中,同样有善念,只不过是恶念占据了上风,所以他成了邪恶的人。

善良的人心中,同样有恶念,只不过是善良压下了心中的恶念,所以他成了善良的人。

人的思想极其复杂多变,有时候甚至可以说瞬息万变。

人是有欲望的生物,欲望会扩大心中的恶,压制心中的善。

但人又是有理智的生物,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

所以人不能简单地区分善恶,当理智战胜欲望时,邪恶的人有时候也会做善事。

当欲望战胜理智时,善良的人,有时候也会恶念横生,做出邪恶的事。

因此,才有了法律与道德,来约束人心中的恶与欲望。

因此,人是一种善恶共存的生物。

看完了,点个关注,带您领略我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