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就有关注日历了,只因一个特别的日子快要到来。
昨晚,时针走过了十二点,我放好手机、熄灯、合上眼睛入眠。期盼着您能进入我的梦乡,可惜一夜梦境离散破碎,却始终不见您的踪影。或许您是怕我伤心难过,所以干脆不来?
上午,妹妹发了一段音乐过来,是重庆哨友吹奏的《十五的月亮》,我戴上耳机,点开播放,耳边口哨声想起,您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升腾,我的心开始收紧再收紧,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如此熟悉的旋律,如此遥远的记忆。仿佛,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夏夜时光……
那时,农村没有空调,屋内像蒸笼,晚上,我们把竹床搬到阳台睡觉。您会给我们用老旧的收音机播放“说书节目”、“猜谜节目”,依稀记得那时常听的是《笑林广记》,至今也还记得那个谜语:木将军钻进了皮肉府,铁将军来到,把木将军赶出门外,才能天下太平(谜底:针挑刺)。那时,农村的信号不好,收音机里经常是断断续续,滋滋啦啦的声音,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听广播的兴趣,一到晚上,只要爸爸在家,我们就听得兴趣盎然。抬头是满天星斗,原处是山影重重,时不时会有几只萤火虫在眼前飞舞,仿佛是在为天上偶尔划过的流行伴舞应和,田野里的虫鸣蛙叫此起彼伏,间或飘来稻田里烧稻草的炊烟味……儿时的夏夜就在这清风明月、蛙声一片中流逝着。我们枕着星光、听着广播入眠……
记得一个满月的夜晚,那天爸爸兴致很高,趟在我们傍边,吹起了口哨,妈妈也安静地听着,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哨声抑扬顿挫,婉转动听,我们姐弟三人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那晚的月色溶溶,仿佛时光在口哨声中静止了。接下来,您还给我们用口哨吹奏了《战士打靶归来》、《北京的金山上》、《北京颂歌》……当然,这些歌名是我以后才慢慢知道的,包括您那段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口哨声,我很久以后才知道是《十五的月亮》,从此,只要满月的夜晚,我都会想起那个夏夜,想起您的口哨声,想起您照片中穿军装的模样……
受您的影响,弟弟从小就有军人情结,而他最爱唱的一首歌也是《十五的月亮》,他说长大后也要去北京,去您曾经的部队,去看看您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在您书桌抽屉里面最底层,放着的是您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纪念章,有多少个夜晚,您会拿出来,用柔软的毛巾在昏黄的灯泡下仔细擦拭,给我们一遍遍讲述勋章的来历,回忆您的峥嵘岁月。您说,好男儿就该保家卫国,驰骋疆场,可惜……您的话没有说完,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原来您是可以留在北京,留在部队的,但由于是家里长子,爷爷奶奶坚持要您复原回家。自古忠孝难两全,您选择了回家侍奉父母,照顾弟弟们,从此长兄如父,您成了家里的当家人,主心骨,始终在父母身前尽孝,但是您对部队的留恋却始终体现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比如,我的名字中含有一个“京”字(琼),每次唱歌您都喜欢军旅歌曲,被子要折成齐整的豆腐状,对任何事都严格要求自己,讲究纪律性……
前段时间,冯小刚的《芳华》热映,我的关注点全在那身绿军装上了,我仿佛在影片和回忆的交叠中看到了您年轻时的模样,正直刚毅。我也再次想起了您的那快三等功勋章,那块在五年前已陪伴您长眠于地下的历史印记……
而今,一切烟消云散。耳边的口哨声已不忍再听……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今天,是您的生日,如果您还健在,正是六十花甲,是要拜寿祝贺的。而我,远离故土,千里之隔,也只能朝着家乡的方向,捎去思念的目光。
愿您,在天国,一切安好!
“爸爸,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