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定投人生课堂共学《反脆弱》 第10天,今天共学内容是:天真的干预。
关键词:医源性损伤、过度干预、拖延、神经过敏
前面两章说明引入不确定性可以使反脆弱系统变得更稳定。
相反,消除随机性,施加人为的控制和干预反而会使系统在“黑天鹅”事件冲击下变得更脆弱。
塔勒布在本章重点阐述就是人为干预,尤其是天真的干预给系统带来的危害。
一、医源性损伤
面对系统的不稳定性,或出现波动后,人们总是有一种试图做点什么的冲动,但是采取行动的结果却造成了更大伤害,好心办坏事。
这种现象在医学界特别普遍,比如孩子的扁桃体的炎症,医生往往给出的治疗方式是过度治疗或者过度干预:切除扁桃体。
作者给出的数据,上个世纪30年代389名接受纽约市医生检查的儿童中,有174名被建议切除扁桃体。我家孩子就是由于鼻炎,做了腺样体切除手术。
扁桃体切除手术给那些实际上不必做手术的儿童带来了伤害,而这项手术给其他一些儿童带来的所谓康复的益处被大肆鼓吹。
医源性损伤就是指过度治疗给病人带来危害,或者超过了治疗益处的损伤,这种危害通常被隐藏或延迟,从字面上看就是“医生所造成”的损害。
二、天真的干预
人类总是有这样的错觉,即认为有必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万事万物正常运转,这种总是自以为是的感觉,是问题的根源。
塔勒布把这种提供帮助的冲动称为天真的干预。
从医疗领域的医源性损伤可以看到干预所带来的伤害,它会因人口基数大而分散,属于平均斯坦。
虽然它如今得到了关注,并已逐渐得到了控制,但是代价很大,如在美国,医疗失误所导致的死亡率仍是车祸死亡率的3倍到10倍。
而社会科学和政策所带来的医源性损伤影响更大,由于权力集中,产生的伤害可以一举摧毁所有人,属于极端斯坦。
例如,美国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经济的干预,不会再有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可以消灭经济周期,但实际是爆发的危机危害性会更大。
总之,在任何遭受了天真的干预,或者只是一般干预的地方,都会产生医源性损伤,即损失远大于收益。
天真的干预者积极消除系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系统存在的错误不断被积累,导致系统更加脆弱,所以天真的干预者就是脆弱推⼿。
天真的干预在各个领域都很普遍。
三、找到损益之间平衡点
当然,本书观点不是反对干预,只是提醒注意天真的干预,以免因为对其危害缺乏认识而接受它。同时,在该干预的时候还是要积极干预。
什么时候干预,什么时候不应该干预?这里的评判标准就是评估损失和收益的关系。
在一些收益小而损失大的领域要实施过度干预。通过积极的干预来限制(公司、机场或污染源的)规模、集中度和速度,有利于减少“黑天鹅”风险。
如生态领域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治理,这个事情处理不好足以摧毁地球,所以联合国牵头,各个大国都在积极推动,力争实现碳中和,及绿色可持续发展。
又比如,高速超速、酒后开车等等,这些是酿成车祸的罪魁祸首,所以政府施以重手进行强力干预。
在一些收益大而损失小的领域不干预,避免天真的干预,通过反脆弱性,引进随机性,让系统进行自我的修复。
在这里塔勒布给出不干预的方法就是拖延和避免信息过载
一说到拖延,社会上深深的误解,认为拖延是缺乏意志的“病理”相关,阻碍个人进步。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拖延是人类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
另外,人们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大量的噪音和信号,但是人们欠缺区别噪声和信号的能力,往往是对噪音过度反应出现过度干预,导致损失。
这个在证券投资领域尤为明显,投资者时时刻刻都能从媒体上、所谓专家、市场等得到大量的信息,总是处于过度反应状态,所以造成错误的决策。
作者提出短期关注的信息中有99.5%是噪声,只有0.5%是信号,拿这个去做投资决策,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
而观察一年的数据,信息中50%是噪声,50%是信号,这时候再去做决策,大概率能够做出正确判断。
这一点也印证了笑来老师在“定投人生课堂”里提到,没有必要去盯盘,定投策略采用者买买买,然后长期持有两个大的周期。
所以,基于宏观观察和长期视角,价格趋势信息中有价值信号的比例会更高,这是定投策略为什么是躺赢策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