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三国139
关于刘禅2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刘禅继位以后,蜀汉的局势是非常危险的,都是诸葛亮在主持大局。但是,诸葛亮不是曹操,独断专行,没有把汉献帝刘协看在眼里。而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告诉刘禅的。
蜀汉局势不好,事情非常多,一些事情刘禅必须要考虑,不会的只能问诸葛亮。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情,刘禅哪还有时间去玩。事情不处理好了,一旦蜀汉局势乱了,自己的位子也保不住。
可以说,刘禅从继位,到诸葛亮开始北伐之前的这几年,是跟着诸葛亮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处理事情的。哪怕诸葛亮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但是,刘禅也要耐心听诸葛亮的汇报,走一遍程序。
刘禅不是愚笨的人,刘备、诸葛亮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刘禅。刘备对诸葛亮是真心相待,如鱼得水的故事,刘禅也是知道的。因而,刘禅对诸葛亮也是非常信任的。
刘禅叫诸葛亮“相父”,一方面是刘备的遗嘱,同样自己也是真心的。相处这么多年,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刘禅心里还是知道的。
诸葛亮几次北伐,尽管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但是,刘禅还是相信诸葛亮的。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蜀汉内部虽然出了一些岔子,刘禅还是很快就稳定了局面。
这个变故还是很突然的,刘禅能够很快稳定蜀汉的局面,说明刘禅还是非常有手段的。就凭这一点,刘禅和那些昏聩的皇帝,是不沾边的。
刘禅首先废除了丞相一职,将相权一分为二。蒋琬主管行政,费袆主管军事,二人相互制约,这样做就有力地保障了皇权。
停止北伐。诸葛亮刚病逝,蜀汉的局面不稳,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蜀汉就有灭亡的危险。因此,取消北伐闭关自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使蜀汉的政权稳定,经济才能够恢复。
刘禅知道自己的本事,比不上自己的两个父亲,汉昭烈帝刘备、相父诸葛亮。所以,稳定蜀汉的局面,保住现有的地盘,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也是刘禅的聪明之处。身为刘备的继承人,诸葛亮亲自教导多年的刘禅,肯定不是庸才。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对刘禅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仁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诸葛亮主政的时间是十三年,基本上没有杀过什么大臣。而刘禅主政的时间,长达二十九年。同样,刘禅也没有杀过什么大臣。被杀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取死之道。
比如杨仪、刘琰、李邈这三个人。直接杀的也就李邈、刘琰两个人。
单说李邈,李邈曾经冲撞过刘备,因为诸葛亮说情,才没有被杀。但是,李邈并没有感激诸葛亮,反而在诸葛亮死后,认为诸葛亮以臣压君,是虎狼一般的人。
于是,李邈就迫不及待的上疏,“吕禄、霍禹ª,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这是李邈在历史上留下的最著名的文章,又被称作《丞相亮卒上疏°》。然后刘禅看到了之后,非常生气,李邈就这么被砍了。
李邈这种行为属于一种投机,却完全不懂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和捆绑在一起的关系。说诸葛亮的坏话,等于是说刘备。
2024年09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