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江雪》存在语法错误吗?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无论写诗也好,读诗也罢,更主要讲究的是意境、诗魂,而并非所谓的语法、逻辑。
唐诗《江雪》的所谓语法问题
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做过“指出并修改下列句子的语法错误”这样的题型,常见的这些语法错误包括但不限于成分残缺(包括残缺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等)、搭配不当(包括主谓配搭不当、动宾配搭不当、状语与中心词配搭不当、定语与中心词配搭不当、补语与中心词配搭不当、结构错乱、呼应混乱等)、缺少结构助词等,于是,有不少人曾经咨询过常清君,这种题型也适合于古诗词之类的吗?
常清君就举一个实际例子来具体阐述吧!
常清君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在就读大学中文系,即将到中学实习之前,被老师指定在班上试讲时,我特意选取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诗作品,即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来做讲解,这首《江雪》全诗如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常清君特别提到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我说如果纯粹从语法角度来讲的话,这句话就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错误,因为“钓雪”在现实生活中是有些讲不通的,似乎应该写成“钓鱼”才对,但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难道会犯这种低级别的错误吗?显然不会。那会不会是为了押韵的需要呢?即因为第一句的尾字(即“韵脚”)是“绝”,第二句的尾字是“灭”,所以最后一句的尾字才不得不用“雪”,这个理由也明显站不住脚,因为以柳宗元深厚的文学功底,别说只有区区四句诗的五言绝句(一般有两至三个韵脚),即使是八句诗的律诗,或者更长的古诗诗,无论这首诗的韵脚是任何一个汉字,他都完全有本事创作出来。
语法逻辑与意境诗魂
常清君意识到,既然整首诗的题目叫《江雪》,那就说明这个“雪”字不仅是作者最先就想到了的,而且还是全诗的灵魂所在,一个“雪”字,把已经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鸟都不寻、人迹罕见、冰天雪地之情境下,却居然还有一位披着蓑衣,坐在孤舟上,不顾严寒为了生存而垂钓的、上了年纪的老渔翁的凄苦身影形象地描述出来。
如果把“雪”字,换成“鱼”字,那这首诗的魂(诗魂)就没了。
所以,在常清君看来,其实古诗词不适合用来修改病句的,无论是语法病句还是逻辑病句,亦或语词病句,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格律诗由于受到字数、平仄、押韵等句式等客观因素,以及诗境、意境等主观因素影响,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按照汉语日常语法、逻辑等规则进行机械创作,否则,从字面上看,倒是可能符合一般语法、逻辑关系了,却由此显得没有人气了、没有灵气了,把文学的魂丢了,就如同现代社会里那些由人工智能写得所谓诗歌,甚至都不能称其为“创作”,充其量只能算是不懂人类情感、没有心思灵魂的机器,在排列组合文字而已。
这也说明无论写诗也好,读诗也罢,更主要讲究的是意境、诗魂,而并非所谓的语法、逻辑。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