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

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你注意到“自尊”这个词能给人造成怎样的错觉了吗?昨天,你可能觉得自己很伟大。然后,你犯了个错误,并开始自责,或者听到了别人对你的批评一突然之间,你的自尊便烟消云散了。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让孩子学会适应将使他们受益无穷,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应付生活中的跌宕起伏。让孩子有大量机会在家里、学校和社区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孩子就会受益良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这里的关键。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史努比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

露西问莱纳斯:“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来纳斯回答:“我没上学。我去了学校,打开门问:'这里有谁需要我吗?'没人回答,所以我就回家了。”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

人人可以通过“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赢得”孩子

让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带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能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赢得出一种孩子,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你们的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去你的话了,(哪怕是你已经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