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书,非常适合假期里放下一切功利心、放慢脚步、心无旁骛地阅读,读到深刻之处,便停下来反思品味一番。两个人,一本小书,一段个人与社会光影交错的历史。跟着两位作者的谈话,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一场鲜活而深刻的对人生、对时代、对社会的讨论,有很强的空间感,感觉真的是飒爽。
一本小书,一本奇书
能够读到这本书,要感谢我90后的年轻同事推荐。否则,按照我平日的阅读习惯,是很难从书堆里挑出这样一本来的。说它是奇书,因为这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一部著作或小说,而是一个对话录、访谈录,它记录了两代北大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三地,历时三年的一场谈话。谈话内容且不论,单单这个访谈录的形式,其新鲜感就足够让读者兴奋了。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一书于2020年7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项飙、吴琦。项飙,1972年生,温州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吴琦,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单读》主编。
说这是一本奇书,因为书名“把自己作为方法”本身就自带神秘感。“把自己作为方法,好奇怪的书名。把自己作为什么的方法呢?方法是否等同于工具的意思?自己能成为什么的工具呢?” 看到书名时,一连串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冒出来,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说它是一本奇书,更重要的在于其内容。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说它是一本奇书,最重要的在于它通过对话传递出来的精神和看问题的视角——对个体的关注,对自我的极度坦诚,对过程的尊重,对身边真实具体生活的关注和认识,对普通人、对边缘的关注,对宏观理论的不迷恋,以及把自己作为“方法“、不一样的勇气。这些,或许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对话精神”。
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一场“马拉松”对话,一次阅读探险
本书有别于其他著作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框架。虽然访谈人事先准备了访谈的话题,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谈话双方具备足够坦诚的精神和足够开放的心态,能够伴随着谈话的进展,让谈话本身自然而然地走到它当下要去到的地方。这个特点跟中国的散文有点像,也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表达方式,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大的谈话方向是在把控制之中的(甚或在对话一开始,两位作者连大框架也并没有多大的把握),但具体谈话过程中,读者并不知道作者接下来会谈到什么,要去到哪里——这极大地增加了阅读本书时的“探险”体验感,很是刺激。
我想,对于两位作者来讲,这个对话本身就是一次妙趣横生的双人“探险”。随着探险的不断进展,一路的风光徐徐铺展开来,展示在两人面前,或灿烂热烈,或宁静深远,或踟蹰不前,或峰回路转,这旅途中的激动人心之处,恐怕也很难为外人所体会。这可能也正是对话(或口述历史)、人类学、社会学的迷人之处,正如作者在本书前言中的引用:“语言和思想是相携而行的”(哲学家以赛·柏林);“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法国知识分子雷蒙·阿隆)。
阅读探险中一路捡拾到的“珍珠”
作者吴琦在前言中总结到,本书是以谈话作为载体,人类学作为中介,乡绅作为思想资源,“自我”作为方法。通过项飙对个人思想的形成过程,学术人生的成长经历,来体现对于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社会40年来的巨大的转型和变迁。
在这样一场探险式的阅读中,作为读者,我们会伴随着两位作者的探索深入,而不经意间捡拾到适合自己、击中自己灵魂的一些闪闪发亮的“贝壳”,进而找到那些零散却又宝贵的”珍珠“。在这里,便把我捡拾到的一颗颗“珍珠”分享出来。
1. 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
项飙老师提到童年时期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个人,三舅舅。“三舅舅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对身边的事情的观察非常的敏感、到位。你要在农村调查的话,就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村都有人能把这个村子的事情说得很清楚。这其实很不容易,我们现在跟年轻人谈话,让他坐下来讲一下他们班、他们学校的事情,讲清楚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基本的权利结构是什么,主导意识是什么,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能够分成几类,大部分人讲不出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
这段文字给我的触动很大。回想我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是否能够详细地讲一讲,当时的班级、当时的学校的情况,学校的组织结构、班上老师、同学的特点,每个人的动机都有什么,等等,我想我是做不到的。回忆这些时期,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特别的场景、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但是对于我的学生时代,我脑海中没有一副完整的全景图画。也就是说,我没有办法对我的学生时代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描述。这倒不是因为时间太久远了,我都忘记了,而是因为我当时并没有进行这样的训练,所以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那么反观今日,如果让我一下子讲一讲,我现在工作单位的情况,组织架构、权利架构、主导意识、每个人的动机等等,我可能比在学生时代能够回答得更出色一些。因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原因,平日还是多少要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思考的,但是要说有多深入,那也真的没有很深入。所以这个点给我的启发和触动很大,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多年以来,我有没有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真正地发生过兴趣?我的回答是,虽然一直以来对工作非常严谨、投入,但关注面总是狭窄的。总体来讲,我对我生活的小世界是没有真正地发生兴趣的,参与度不强,总有些游离,对周边的小世界没有形成一个精确清晰的“全景”。这背后,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也是一个能力问题。
李诞讲“人间不值得”,要“躬身入局”,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一代读书人(当然也不是全部都如此),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心中和眼里充满诗和远方,一心努力向上攀登,反而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周围小世界是有些刻意忽略,甚至是轻视不屑的。这背后有时代和社会大背景的原因。回头来看,这样是要付出代价的,人不能一辈子不食人间烟火,总是要接近真实生活的。
2. 故乡文化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基因
项飙老师生于温州长于温州。书中有一段生动的回忆:“读中学的时候,有一天她妈妈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长请大家吃酒。结果有人当着学生的面,就说现在去上大学有什么用,那个学生就有点儿尴尬、不高兴。才十七八,在酒席上不知道怎么弄。温州确实是一个超级务实的地方,觉得文艺腔很奇怪。”
读到这个小故事,作为一个山东人,我不禁深深地感叹温州人重商务实的价值观。在崇尚教育的山东,考上大学是一个家庭和家族的荣耀,如果是同样的场景,很难想象会有这样一位朋友,在庆功宴的酒桌上跳出来,如此真实而张扬地发表“读书无用论”,那简直就会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了。我国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差异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无论你现在身处何方,离开故乡有多久,你的气质禀赋中总会默默地流淌着故乡的基因和文化价值观。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会引发你对故乡文化价值观的进一步梳理和思考,看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这本身就是对自我很好的反思。
3. 边缘与中心,中年价值再思考
这两个话题放在一起,看似有些毫不相干。然而对于像我这样的80后群体而言,这两个话题确实是有机结合,互为一体的。80后,人到中年,遇到了所谓的“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人生迷茫,梦想渐行渐远——而这危机背后说明了什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危机?如果放到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你会对自己的“中年危机”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
项飙老师讲到:“ 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其实是一个生命意义、生活意义转移的过程。读好书,考好学,找个好工作,拥有自己的房子,一直是将意义外化转移,到最后没有必要转移了,就是要回到人本身。国家也是这样,过去任何问题都首先是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了,好像其他问题都能解决。但是经济也不可能无限发展,所以越来越回到意义本身。意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人和人的关系中。”
“中国人有很强的中心情节,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权利和资源过度集中......边缘的人要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这当然会让人发挥很大的能动性,但造成各种扭曲。而且一旦进入中心之后,很多人就变质腐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是谁想清楚存在,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的人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学界是这样,官场最明显,商界也是一样,做一个公司的职员,哪怕做一个学生都是。一心要进省城、进北京,没有扎根性之后,就没有位置,没有主体性,完全工具化。中心太强,其实很危险......削尖脑袋往上爬,觉得自己的生活一无是处。”
当然,作者讲得比较深刻,比较有思想性。但是,你如果把作者讲的这些套到自己身上,拿自己举例,你会发现是很有契合性的。改革开放40年,一切都在飞速的发展之中,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之下,个人几乎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历史推动着向前向上发展。拿我个人为例,我在山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上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还算不错,高考时遇到大学扩招,拼命努力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又继续努力到北京读了更好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自力更生在北京找到一份还不错的稳定的工作;后来又遇到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房价飙升,在焦虑和迷茫之中,找对象、结婚、买房,算是在北京扎下根了;房价持续飙升,买车开始需要摇号,在焦虑中生娃、摇号、买车、升级换房,加入“中产家庭”大军;后来,在公司数字化转型中纠结痛苦,为孩子上小学换房择校操劳奔波,身体查出问题还做了一场手术......在马不停蹄的忙碌和压力中,恍然发现人到中年,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人生进入了中场,去时已多而来路迷茫。心中依然有梦,而现实愈加清晰。
这就是我浓缩的成长史,套用作者的话,从大趋势来看,一直处于“削尖脑袋”往前走、无意识的“驴拉磨”状态,不断“打怪通关”,一直在追求外化的认可和意义,一直在随波逐流地追求从“边缘”到“中心”,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没有思考,也无暇思考。以致于人生路走到中途,蓦然回首,心底竟然生出一种无边无际的荒芜和无意义感出来。
然而,人生进入中场,有一个好处,就是由于你积累地足够多、奔跑地足够累,你被迫地开始思考人生了,你开始向下扎根、向内探求生命的意义,你开始感到来日无多,需要重新检视自己,你开始拼命地想要活出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过往如何,中年都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你变得清醒了,你变得睿智了,你踏上了一段认识自己、做自己的全新旅程,你长大了。
4. 把自己作为方法,躬身入局,唯有行动
作者说,“一切理论思考要和“做”结合起来,行动本身是变化的。事情是靠一点一滴做出来的。今天不做,今天不犯错误,就不知道明天能干到什么程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当然要允许试错,允许一些人不出成果,要着眼长期的积累,有这么一个生态系统。”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对于自己生存状态的选择,一定要以‘我’为主,去判断看能不能在机构里面创造出自己的空间。和同事之外的人合作发展出自己的盘根,自己的小宇宙、小环境、小世界,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把个人经验问题化之后,比较容易心平气和,不是说那种通透的看法,而是刚好倒过来,你看到,世界其实是复杂、变动的,我在这么一个位置,很多时候让我不愉快,但这是大的格局,所谓‘认命不认输’。我的挣扎,本质上不是问题,当然每天有心慌,通过静坐、瑜伽、喝绿茶这些方式来缓解,但挣扎是活着的一部分,和不挣扎比,我肯定选择现在的挣扎。”
我之所以把上面的文字原封不动地摘抄下来,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地给了我很大的思想上的冲击。我是一个常常会因为对现状、对自己所处之处不满意而倍感焦虑的人。从作者的对话当中,我认识到,首先跳出来,把自己的问题放到大的格局中来看,就有了一种空间感、距离感。我能够认识到,世界是复杂变化的,我在这个大格局当中的位置,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认命不认输”,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继续“较劲”,不断反思,不断进化,探索如何做自己。有了这个空间感,我发现,对于现状,我变得没有那么压抑、焦虑和不满了,反而生发起一种继续“死磕”的热情。这有多么重要!
阅读这本书我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写完这篇读书报告,又花了我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但我认为,这些时间的投入都是极富意义且值得的。写作的过程,让我的思考获得了极大地深入和突破,很多想法和认识,都是一边写,一边思考,一边自然呈现出来的。这种体验真是非常美妙!
我很感恩在牛年的春节假期,遇到了这样一本好书,感恩推荐本书给我的同事,感恩愿意抛却繁杂、安静读书的自己。正如作者所言,在写作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小宇宙,小环境,小世界”,它逼着我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反思,自我改变,自我突破,但又从容不迫。
仅以这篇小文,纪念惊涛骇浪、乘风破浪、波澜壮阔的庚子鼠年,纪念自己坦诚勇敢、突破自我、静水流深的“中年成长”。这一年,很特殊,很重要,无可替代。
辛丑牛年,让我们一起,躬身入局,持续“死磕”,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