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爱的能力取决于审美能力。《非暴力沟通》能够使我们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不仅是我们内心的创伤痊愈,而且还能使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创伤痊愈。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常常出现沟通问题,序译里的话令人醍醐灌顶,对于这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细细想来,不管是工作中家校沟通的小矛盾,还是日常生活中与家人的小摩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点。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我们都习惯于风平浪静的和谐与安逸,不愿打破现有相处模式。然而某一天的某一刻,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点燃积蓄已久的引线,引发一场激烈的争吵。我们总认为争吵是痛苦的、可怕的,也总感觉争吵是无效的、徒劳的,最终的结果两败俱伤,各自增添新的创面。以暴力回击暴力是我们最擅长的守卫方式,面对对方的评论、宣泄,我们总是本能以为这是对自我付出、价值、人格的多方否定,一股气旋从心而起,油然上升,不吐不快,于是沟通变成了辩论,最终变成了口舌上的厮杀。想来我们都是这大千世界的沧海一粟,又有谁不想做个柔情似水的女子,非要成个满身鱼刺铠甲般的模样示人。谁有不知好好说话更讨人欢喜,事半功倍呢?借着争吵的由头说出心里话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因怒火中烧而口不择言的情况也不少。要是其中有一人能用心倾听,发现他人真正之所求,予以理解和帮助,那么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下一次的争吵也可避免。
前言
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不管是以个人名义,还是以团体名义。恐惧无法带来和平。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始。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在我用语言筑起心灵之墙前,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在我说与听的时候,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如果语言无法传达我的心声,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请透过我的言语,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
非暴力沟通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沟通方式,是让我们的生活很正变得和谐而美好的工具,能够让每个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前提下去更好的解决问题。从事实本身出发,不带个人的偏见和观点阐述问题,以一种互相尊重、体谅、理解的角度看待矛盾,让爱介入其中,找到共通点,更好的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升沟通的品质,有助于建设一个有爱的团体、家庭和社会。语言是窗户,语言是桥梁,语言是钥匙,表达的应该是原本的事实,传递的应该是真实的情感,不掺杂任何虚假的、赌气的成分,它不该是用来隔绝你我,切断联系的凶器。但我们因为缺乏有效沟通的技巧,总是出现这种词不达意,甚是是南辕北辙的情况。
第一章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有尊重与倾听他人。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和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处于由衷的喜悦。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非暴力沟通过程:什么是我的观察。 我的感受如何。 那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谊相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倾听每句话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了解心灵以及深处的不幸。
暴力沟通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人们用错了方式,争吵不是目的,人们总是以为吵能代替表达、立场,能取得更多的话语权,赢得胜利。吵的过程中才敢、才愿暴露潜在的需求,智慧者往往会选择耐心聆听后,找出真正的诉求点、矛盾点,进而寻求共同之处或牵线搭桥,解决问题。真正和谐的沟通一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倾听,因为只有倾听才能建立共情关系,才能寻求双方都接受的方式。不要把他人的情绪当做攻击,以暴制暴,听就对了!要有容忍度,容许他人的不同意见、态度和做法,容许他人的不同个性、特点和表达。要敢于接受批评、指责和质疑,敢于承认错误、缺点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