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技术。——程浩
第一次了解到程浩是看了一篇转载自知乎的文章“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儿?”,那时就觉得程浩确实很了不起。只可惜他命运多舛,后来不到半个多月,就得知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然还可以看到他的更多真挚而充满智慧的文字。
前段时间,看了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对这个同龄人的思想和文字深感佩服,或许正因为他的处境而使他与其他同龄人的思想别具一格吧。在略带幽默和对实现的无奈的文字中,又流露出他的那股令人佩服的坚强和充满理性的思维……简单整理下该书的一些书摘:
世间慨
1.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2.什么是“失败之书”?
假如世间真有一本书名为“失败”,我料想其内容必是千百万个破损的梦想书写而成。因为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又怎么会失败呢?
所谓的“失败”,不过就是一个不断向前奔跑的人,却被现实的围墙撞出了血。他或许会疼,或许会哭,但是他永远不会迷茫。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要走出围墙。反之,一个甘愿跪在围墙里的人,则是永远不会受伤的。
在我眼里,真正能够称得上“失败之书”的,大概只有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了。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上,任何失败与打击,挫折与磨难,我想都不会比活到21岁那样一个狂妄的年纪,却被废去双腿带来的挫败感更强烈了。因为所有关于爱情和梦想的幻境,都在你想动而不能动的那一刻,瞬间破灭!即便生命有无数种存在的理由和目的,可最终爱情和梦想才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希望之源。若是将此夺去,那唯一剩下的就是不断地自我拷问:我还有什么?我还能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3.如果说,失败意味着梦想的破碎,那成功就意味着梦想破损后的再次聚拢。这番缓慢的过程,即是一场“自我的救赎”。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沙海拾贝。
你见过贝壳吗?外表坚硬,里面藏着珍珠,一枚枚地埋在沙滩底下。人们都希望找到最大最亮的那颗珍珠,所以必须亲自动手,刨开粗粝的沙子,撬开坚硬的贝壳。但是,不是所有贝壳里面都有珍珠,绝大多数贝壳其实都是空的。那怎么办呢?只能放下,再找下一个贝壳。于是,人们只能不断地重复这一系列动作——刨开沙子,撬开贝壳,再刨开沙子,再撬开贝壳……可能你永远也找不到一颗黄豆大小的珍珠,但是你知道——贝壳里面有珍珠,不是这一个就是下一个。
史铁生老师当年将大段的生命与时光漫布在地坛的每一处角落,我想就是这样一个沙海拾贝的过程。后来我看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当我看见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洞穿监狱的围墙,细碎的石子从他口袋里滑落时,我更加坚信——所谓“自我救赎”,即是一个沙海拾贝的漫长过程。
4.每个人因为平凡而独特,却不因为独特而平凡。
5.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
你喜欢过的东西,即使不要了,也不允许别人糟践。
你喜欢过的人,即使分开了,也不允许别人对他不好。
6.几米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有的人长在脚上,有的人长在手上,有的人长在头上,有的人长在心上。翅膀长在哪里,你的天赋就在哪里。”
残缺也好,不完整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启齿的一面。但是说真的,没有人会在乎你。人们不会对你的缺陷念念不忘,人们只会在你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哦?那家伙不是少两根手指吗?这也能办到,好厉害……”
你失败一千次也不会有人记得你,因为人们只会记住你成功的一次。
7.马云说过:“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管理别人,而是管理自己。”那么我在此基础上延伸一下:管理自己的最高境界,不是管理自己的行为,而是管理自己的时间。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一个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管理自己的时间,那么证明这个人已经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时间都没办法掌控,那他谈“改变世界”就是在痴人说梦。
8.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
知无涯
1.其实读书根本不需要理由,因为抱着一个功利的目的读书,你最终一定会感到失望。屡次失望就会带来兴趣的消磨,什么事情一旦失去兴趣,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变成一种折磨。
记得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说读书是各种学习方式中,效率最低下的。读一本书带来的收获,并不比你看一部电影、做一次旅行、听一节公开课、进行一场有效沟通得到的更多,而且以上方式都比读书来得更加轻松自在。
所以我的读书态度就是:想读就读。就这么简单。不要纠结于一个读书的理由或者目的。
2.读书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手机和网络。(再同意不过了)
3.我有一个读书的自我规定:但凡遇到不懂的知识,想尽办法也要弄懂,哪怕它毫无用处;但凡遇到内容艰深的书籍,一定要找到关于此书的入门书籍,为他日之阅读作一番铺垫。
读书也好,做事也罢,都不应该有畏难情绪,而是应该迎难而上。越是读不懂,越是有读懂的必要;越是有必要读懂的书籍,读过以后的收获就越大。知识的价值与其掌握者的人数是成反比的。含金量越高的知识,掌握者必然越少。掌握者越多的知识,其价值也就越低。
4.为什么我经常说“网上没有知识,只有信息和常识”。因为互联网上的东西,谷歌百度一下就都出来了,信手拈来,唾手可得,人所共有。这不是知识,是常识和信息,其价值含量很低,只要会用网络,人人都能掌握,人人都能使用。真正的知识,是那些网络上搜肠刮肚也搜不出来的,是那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干货,是那些说出来砸在地上都杠杠响的。为什么知乎能够在众多SNS社区中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的机制能吸引来一大批手里捏着干货的大牛,而这些大牛的无私奉献又吸引来一大批像我一样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文盲。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循序渐进,慢慢掌握那些多数人都无法窥探的知识。
5.你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你和周围的普通人还是一样的。因为你没有看懂书,看懂了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你读过的书不仅没有化作强大的内心力量,甚至都无法替你解开人生困惑,唯一的功效就是多了几件演绎孤独的戏服。
以我浅薄的阅读经验来看,人世间的书,无非是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阅读这样的书,你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不会长久地陷入孤独——除非是你刻意寻找孤独。
6.这世界上有太多人,以为翻过一本书就是读过一本书,以为读过一本书就是读懂一本书,以为读懂一本书就是实践一本书。正所谓“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是有太多人一知半解,也有太多人光说不练。
7.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至于“心不静”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心情跟读书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就我自己而言,高兴了要读书,难过了要读书,悠闲了要读书,烦躁了要读书,喜悦了要读书,愤怒了要读书,情人节要读书,清明节要读书,大年三十也要读书。读书的理由只有一个:自己每天读书的承诺还没兑现,所以要读书!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无关。
其实,来到知乎以前,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书嘛,拿起来就可以读了,有什么难的?但是来到知乎以后,我发现那些自认为自己读不下去书的人,多得超乎想象。理由也是花样百出,但中心思想都是一个:客观环境影响主观意志,所以自己读不下去书。
这是一种懒惰的、拖延的、好高骛远的心理在作祟。这种人,就像一只青蛙蹲在无知的深井,整日仰望珠穆朗玛峰顶上的智慧,所付出的努力就是隔三差五的几声聒噪而已。
想读书,就要认真对待读书这件事,不要把读书当作生活的点缀,而是当作生活的习惯。
8.不要以为看几本书就能让一个人起到脱胎换骨的功效,更不要以为读几本书就能让一个人变得有思想、有内涵,思想是顿悟,内涵是熏陶,这两样都不是从书上能学来的。要做好读一辈子书也只能当个愚人莽汉的心理准备。
阅读永远是一场孤独的旅程,考验的是你有没有决心和耐心走到生命的尽头。
尺素书
1.人终有一死,情终会淡漠,唯有那些共同的记忆,将永远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2.人的一生,最难以保存的,是时间;最终能留下的,是记忆。而能够同时承载两者的,唯有文字。
3.你知道吗?我总是想,两个人在一起做同样的事,那种感觉是最好的。我们读同一本书,看同一部电影,听同一首歌,欣赏同一幕风景。于是,两个原本独立的人,因为有了共同的记忆,让彼此靠得更近。你听过罗大佑的《恋曲1980》吗?记得其中有一句歌词:“什么都可以抛弃,什么也不能忘记……”我很喜欢这一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短暂,没有什么东西永远属于我们。人终有一死,情终会淡漠,唯有那些共同的记忆,将永远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朝一日,它会像那些泛黄的旧照片一样,在我们年华老去的那一天,在我们孤枕难眠的那一夜,重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永远不会丢失的宝藏。
4.也许就像油叔说的:“一个人的状态,总是最糟的。”快乐无人分享,悲伤无人哭诉;没人会思念你,你也不知该思念谁;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饥肠辘辘,一个人大快朵颐;生活没有计划,人生没有目标。这样的日子,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不能永远一个人。我们需要付出。不管是精神的付出,还是物质的付出;不管这个付出对象是一个人;抑或是一条狗。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有一个人,需要你这么做。你始终被需要着。
……
(或许看这些书摘,看不出原滋原味;简单整理,权当思考一番罢了~)
最后,如程浩所说的,“痛苦并非来自失去身体的自由,心灵的不屈与桀骜才是一切痛苦的本源”,作为近阶段的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