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马勒的音乐怎么办?
其实,我仅此算得上是业余乐迷,仅此是直觉喜欢,并不具备从理论学识上赏析音乐的能力。那我为啥还要读音乐方面的书呢?也仅此是—碰巧遇到了这本书,那就读读吧?就算读不懂99%,也能读懂1%吧。有收获就好!我就是这样安慰鼓励自己的。我是个不求上进,贪图享受的妇人。我喜欢过不累自己的生活,轻轻松松、愉愉快快的过好每一天。因而,这几日读马勒的书,感觉读不走了——读不走没关系,就让那些字眼都从我是双耳过一遍吧。我不朗读了,我听读(果然没有累自己),我一边听读,一边留意自己是不是能听懂1%。OK,听懂了 ,马勒和我有同样嗜好,喜欢听书。我是听音频,他是请人给他朗读,他对歌德情有独钟,出于对歌德诗歌某个章节的喜欢,他总是要求朗读者反复为他朗读。我猜想此时马勒对歌德的感情,有点想我对音乐的感情一样,都是直觉喜欢,单纯得像一滴水珠一样透亮。马勒比我幸运,某一天,在朗读者的朗读声中,歌德的诗歌赐予了他创作第八交响曲的灵感。
我能听明白这点就很不错了,要从职业音乐家的角度去理解第八交响曲,那就是为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做法了。就像我近期学国画,学书法一样,我在意的是“学”这个过程,并非是作品要像“书画家”一样完美。换句话说,适当对自己“低标准,松要求”,更能让我内心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轻松让自己获得成就感。
马勒创作第八交响曲是以歌德的诗歌为蓝本的。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读过歌德的小说:《少年威特的烦恼》——引用摘录部分
我生平最讨厌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折磨,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本可以胸怀坦荡地尽情欢乐,可是他们却彼此拿一些无聊的蠢事把不多几天的好日子都糟蹋掉。 “有的人控制着别人的心,”我说,“于是他便利用这个权力去掠夺别人心里自动萌发的单纯的快乐,这种人呀,真是可恨!世上任何馈赠和美意都无法补偿我们自身片刻的欢乐,那被我们的暴君不自在的妒忌心所败坏的片刻的欢乐。”
那么天真纯朴,却善于明辨是非,那么温顺和蔼,却非常坚毅刚强。心灵是那么宁静,生活却是那么活跃……
我生平最讨厌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折磨,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本可以胸怀坦荡地尽情欢乐,可是他们却彼此拿一些无聊的蠢事把不多几天的好日子都糟蹋掉,等意识到浪费的光阴已经无法弥补时,已经太晚了。
你要是问这儿的人怎么样,那我要告诉你:和各处的一样!人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多数人为了生计,干活耗去了大部分时间,剩下的一点业余时间却令他们犯了闲愁,非得挖空心思、想法设法把它打发掉。啊,人就是这么个命!
歌德的文采真是天花板等级啊!那么,就可以想象马勒的第八交响曲也是那个时代的天花板等级啊。
轰动了那个时代的音乐界。俘获了那个时代的观众,还俘获了当下我这个的“门外汉”乐迷。
等把家事料理好,我要好好聆听马勒的第八。
也希望有机遇能让我拜读歌德的诗歌。
我希望自己走进马勒的音乐世界。但我不为难自己,能听懂1%就是收获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