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儿破壳而出的时候,我正在上高中。
拜他所赐,我人生第一次开始荣升姑姑一职。
襁褓之中的大侄儿哇哇大哭,母亲一摸,原来又尿了。
母亲一只手抓着他的两只小脚丫,往上一提,另一只手拿掉被尿湿的尿布,换上干净的。谁知大侄儿意犹未尽,还没尿完,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股童子尿悉数飞进正在哇哇直哭的小嘴里。
他断奶的时候,大嫂和他隔离了几天。大侄儿晚上想妈妈了,在母亲怀里哭得泣不成声。
我给他买了他最喜欢吃的思奇乐跳跳糖,在一旁逗他:思奇乐~~大侄儿一边哽咽,一边不忘接腔:跳跳糖。其吃货本色已开始初见端倪。
听到录音机里的音乐,大侄儿穿着淡蓝色的毛线罩衣,跟着节奏晃动身体,两只穿着黑色虎头鞋的小脚随着律动晃来晃去。
大侄儿一天天长大了,中午,常常会蹬着他的小三轮车和母亲一起来路口接我放学。
那些日子,我常常用自己的零花钱从学校门口买一个糖烧饼,带回家给他吃。
我上大学的一年暑假,家里的大人有的出门,有的上班,安排我看护大侄儿一天。
结果我在和他玩捉迷藏的时候,一疏忽,他从两级台阶上摔了下来,脑门上磕了个大包。我又心疼又自责,特别看大侄儿一边哭还一边伸着两只小胳膊让我抱,竟丝毫不怨恨我,更觉愧疚不已。
其实他刚三岁多,哪里懂得责怪别人呢?喜欢责怪别人的,永远是我们这些大人。
大侄儿五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起来,居然毫不吃力。
放暑假了,有一天,他跟着小姨去小姨单位玩,小姨的同事逗他:哎呀,这孩子长得真像小姨!
大侄儿断然否认:我不像我小姨!我像我小姑!
大侄儿遗传了我的酒窝,全家人只有我们俩有酒窝。
上大学时,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里省些钱出来,买些家里没有的小吃或者文具送给他。
大侄儿七八岁时就打得一手好麻将,放假时,常常拿着零花钱过来陪爷爷奶奶打麻将解闷儿,结果竟常常和牌。
偶尔输了,大侄儿不着急不赖账,牌风甚佳。
大侄儿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不知和我国国粹的启蒙教育有没有某种必然联系,有待考证。
我结婚了,嫁到异乡。已上小学的大侄儿跟着母亲来唐山过暑假。我变着花样给大侄儿买好吃的。
时间过得很快,还有几天大侄儿该回家了。
他摇晃着我的手,仰着头,急切地望着我说:小姑,你再好好想想,唐山还有啥好吃的,是我没吃到的?再好好想想!
大哥曾经营过一个大众浴池,还在上小学的大侄儿,对浴池的运营很是上心。常常放学后跑去浴池视察,一见面就询问大哥:今天赚钱了没有?赚了多少?
他和母亲讲过自己对浴池的宏伟规划:男的如果来洗澡,由大哥去搓澡,女的由大嫂负责,他自己则负责给小朋友们搓澡,以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效降低浴池的运营成本。
忘记是上小学还是是上初中的时候,大侄儿和大人去早餐店里吃早点,一不小心,一屁股坐进炸油条的锅里,幸好是冬天,大侄儿又穿了厚厚的棉裤,有惊无险。这是我记忆中他长大后最惊险的一次经历了。
大侄儿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开始了三年的寄宿生活,一向娇生惯养的他,居然很快就适应了远离父母的集体生活。
一次我休假回家,已跻身学霸的他,忧虑地问我:小姑,我字写得不够好看,会影响高考成绩么?
我安慰他:只要把字一笔一划写清楚,卷面干净,不会影响分数的。
高三那年,我专程到新华书店给他买了薄冰语法和作文素材,邮寄给他。
我在北大读在职法律硕士时,大嫂打来电话向我求助,说大侄儿最近学习情绪有些波动,让我写信开导一下。
我去北大物美超市买了印有北大校名的信笺,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绞尽脑汁激励他。
前几年归宁,大嫂告诉我,那封信一直被完整的保存在家里。
大侄儿高考成绩很理想,数学居然考了满分,反映出他在巨大压力面前,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最终大侄儿成功被一所在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所录取。
上了大学的大侄儿已经长成了一米九的小巨人,成为大学模特队的男模。
大侄儿高大的身体里,却装着一颗孩子般天真善良的心。
他的一个舍友家境贫寒。大侄儿看在眼里,让大嫂给自己买鞋的时候,一并给舍友也买了一双邮寄到学校。
大学毕业后,大侄儿成功考取帝都某中直机关。
工作后的大侄儿来唐山看我,还给妹妹带来了好吃的费列罗巧克力。
我带他去逛超市。
穿梭在货架之间,我指着林林总总的食品,不停发问:这个想不想吃?那个呢?那个喜欢吃么?
总觉得他孤身一人在帝都打拼不容易,总想让他多感受一点家的温暖。
大侄儿有点招架不住:小姑,我长大了,不象以前嘴那么馋了。
大侄儿刚进入机关工作,着装还像个学生。我带他去商场采购职业装。本来叫我姐的售货员,听大侄儿喊我小姑,第一次开始喊我阿姨。
大侄儿来去匆匆,每次他走后,总觉得心存遗憾,总在努力回想,是不是又错过了什么好吃的没有买给他。
前两年大侄儿去新疆锻炼,特意从新疆给我邮寄了新疆大葡萄干和薄皮核桃。
中秋节,收到了他从新疆某景地邮寄来的明信片。字已经写得很好看了。明信片一直被我放在办公桌里,用来做书签。
工作后的大侄儿几乎天天跟大哥大嫂通电话,还常常往家寄钱。
有一年春节,他给家里网购了新的大屏幕液晶电视。
大哥大嫂的生日,他总会提前精心预备好礼物。
大哥大嫂去北京看他,他带着父母吃喝游玩,极尽孝道。
怕大嫂心疼他花钱,他提前给大嫂打好预防针:到了北京,不许说贵,这不吃那不吃的,到北京一切听我的安排。
大嫂总是很知足地说,自己这个儿子,心,比女孩子还要细。
母亲笃信佛教,他给母亲买了念佛机,母亲爱不释手,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前几年,他特意安排年迈的父亲母亲去北京游玩了两天。
每年过年回老家,他都会跟着大人回农村老家祭祖。
我夸他孝顺,他则回应说是受了小姑的影响。
姑侄俩相互吹捧,一团和气。
大嫂曾告诉我,大侄儿理想的生活是:自己能够赚很多很多钱,买一栋很大很大的房子,把全家人都团聚到一起,特别是弟弟妹妹们,他想作为大哥照应着他们。
去年,二哥家的侄女在北京工作过一些日子。那段时间,大侄儿每个周末都会腾出时间请妹妹出来吃个饭,给初涉职场的妹妹加油鼓劲儿。这个大哥做得有模有样。
张小妞上高二的时候,他给妹妹抢购了五月天的演唱会门票,说要助力妹妹张小妞高考。
演唱会前,大侄儿在微信上叮嘱我,一定要提前温习一下五月天的歌,到时好参加在鸟巢的万人大合唱。
我们一家三口去北京看演唱会的时候,大侄儿从住宿到吃饭,安排得井井有条、连贯有序。
离开的那天早晨,吃完早饭,他去前台结账了。我趁他不在,往他放在座位上的背包里放了些钱。
他结完账回来,二话不说,第一时间翻看背包,把我刚放进去的钱拿出来,无论如何也要塞还给我。
我很惊讶,问他:你怎么知道我往你包里放钱啦?我刚才特意看着你呢,你一直也没回头看呀。
他笑着说,我猜也能猜得到。
我哑然失笑, 真是知姑莫若侄。
张小妞高三那年,我开始了艰苦的陪读生活。
那年春天,大侄儿去日本出差,正赶上日本的樱花季。
晚上,他在微信里喊我,说要和我视频聊天,让我顺便欣赏一下日本的夜樱。
我说,等小姑五分钟,小姑要换件好看的衣服再视频。
大侄儿说,不用换不用换,小姑穿啥都好看呀,说得我心花怒放。
在视频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京都夜樱之美,大侄儿在一旁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结束视频前,大侄儿说,小姑,陪读很辛苦吧。我看你都有些憔悴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陪读的日子,孤单无助,心力交瘁。
大侄儿一句暖心的话语,瞬间打湿了我的眼角。
过年回家的时候,大侄儿曾组织全家开过春节晚会,人人都要表演节目。
大侄儿是总导演兼主持人。整个晚会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年迈的父母亲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大侄儿在单位表现出色,多次立功受奖。 今年又顺利拿到了北大的硕士学位。我们姑侄俩竟成为了校友。
他多才多艺,爱好运动,曾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他会弹吉他,酷爱唱歌,周杰伦是他的最爱。他还是单位篮球队和足球队的主力。
他阳刚之气满满,但这并不妨碍他经常做面膜,使用科颜氏的护肤品。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馆子,他如数家珍。
他是个会工作又会生活、优点特别多、缺点不明显的九零后好青年,是人们口中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在人前最爱谈论的就是他这个光宗耀祖的大孙子。
大侄儿最难得之处是懂得感恩。
母亲曾告诉我,小时候大侄儿就曾跟大嫂不止一次说过:妈妈,你知道不知道?小姑太疼我了!
我平常喜欢信手涂鸦、写些小文章。大侄儿有时候会转到他的朋友圈里,对我这个小姑多有溢美之词。
前年春节回家,大侄儿给我买了一条好看的格子围巾。
寒冷的冬天,每当我围上围巾,都会觉得身心俱暖,嘴角忍不住的上扬。因为羊毛带来的温暖,更因为大侄儿暖暖的心意。
亲人之间,也是讲究缘分的。
大侄儿是我最喜欢的晚辈。
这是一篇旧文,当时大侄儿还处于单身状态。记得当时我还在文中替他征了婚。
大侄儿说,自此以后,相亲的时候,为了让女方尽快了解他,他会经常出示我的这篇文章给对方看。同时还谦虚地告诉人家:小姑有些美化他,文章的基础上再打个八折才是真实的他。对此,我坚决不能同意,我的文笔一向以生动的还原生活著称,不是么?
现在,大侄儿终于有了心仪的女友。
目测,我当姑奶奶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祝福我的大侄儿万事胜意,比万事如意再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