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今天的熊猫小课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是心情挺沉重的。
叶心面临家长权威危机,叶蕙碰到职场歧视,母亲周卫红遭遇家暴......桩桩件件都不是能让人开心起来的事情。
但它们,的的确确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摩擦。正如只要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相随。
有些摩擦,会升级为战争;有些阴影,会延长为黑夜。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有过被负面情绪笼罩的黑暗时刻?
面对黑暗,你是怎么做的呢?
现在,你是否已走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经历负面情绪后,如何让人生更上一层楼。
下面这句话,与诸君共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们天生就能感知各种情绪,并通过行动表达出来。
当我们还是个宝宝时,就会因为被忽视而哭闹,也会因为拥抱而欢笑。
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不同的个人禀赋、家庭氛围、社会文化铸就了我们不同的个性,这也反映在我们对待情绪的态度上。
其中,最为常见的态度类型有两种:
一是过分感性,沉溺在自己的情绪中,任由它掌控自己的行为。这类态度在从小被宠爱娇惯的“公主王子”们身上比较多见,因为“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外界给予的高度关注和及时回应让“公主王子”们只需关注自己的感受。
二是过分理性,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以维持表面的平和冷静。这类态度在崇尚“含蓄”“内敛”的东亚地区最为常见,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克己复礼——通过克制自己的情绪来遵守礼节”。就像叶心面对张嫂的打探时,心里明明万分不情愿,却还耐着性子一一作答。
但是,常见就意味着合理吗?
并不。
过分感性,其实是一种本能化的状态:仅凭情绪做出反应,很可能让我们只看到眼前,却忽略了更长远的目标。所以大家才会说,“冲动是魔鬼”。
过分理性,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被压抑的情绪不会自动消失,它会变成你伤害自己的武器,许多病症就是因为患者压抑自我太久而导致的。
那么,如何面对情绪才最恰当呢?
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兼顾感性和理性,既正视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又不浪费我们进化出的高等智慧。
情绪就像一匹烈马,天生有着驰骋的冲动。而理智,则是把控方向、统揽大局的骑手。一位好骑手会将马视为自己的搭档,尊重它的意愿,给它奔跑撒欢的机会;但他同时也会把控好前进路线,确保马儿在奔向正确的目的地,而非悬崖峭壁。
快乐、期盼、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每种情绪都是我们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正如马会喷鼻、扬蹄、嘶鸣一样,情绪的变化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到一些事情。
与正面情绪相比,负面情绪的信号意义更强烈:它提醒我们,自我和外界有一些不和谐。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Gabriele Oettingen研究发现,过分乐观的思考可能会麻痹我们的意志,让我们低估实现目标的难度。越盲目乐观,越难实现目标。
因此,负面情绪的出现有助于我们发现潜在的问题,清除生命旅程中的拦路石。
通过探索负面情绪的真正含义,我们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驾驭者”: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拥有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如何“驾驭”好负面情绪这匹烈马!
A. 悬崖勒马——觉察
今日故事中,叶心冲动地拿起扫帚要打女儿,因为听见婆婆提到父亲的家暴历史,陈年伤疤被揭开,顿感“被人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冷水”,这才觉察到,自己差点走上父亲的老路。
很多时候,我们和怒火冲天的叶心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任由负面情绪的烈马奔驰,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也浑然不觉。
所以,应对负面情绪的第一步,是要感受到负面情绪的存在——察觉自己身下有马。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情绪激动时给自己五秒钟的冷却时间,思考一下:
“现在,我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旦我们将视角从“当事人”切换为“局外人”,就可以弱化情绪的影响,让理智占据主导地位,做出恰当的行动。
在美国,有一家以服务质量著称的百货商店,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在成立之初时,经常接到顾客投诉,理由都是售货员态度不佳。
宣导教育、绩效考核都未见效后,有人提出,何不在柜台上放一面镜子?这样售货员就能随时注意到自己的表情变化了!果然,配备镜子后,此类投诉大大减少。
所以,如果你难以想象自己的模样,不妨随身携带一面小镜子,或者通过手机屏幕的反光来感受一下吧!
其实,关于觉察,还有一个进阶版。那就是,提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对正面情绪的觉察力!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存在会吸引我们的全部注意。而注意力本身是携带能量的,它会增强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力。就像当我们盯着白纸上的一个黑点时,这个黑点仿佛会越变越大,成为一个漩涡。
逃离漩涡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去感受周围环绕的白。然后你会发现,黑点和白纸比起来简直无足轻重,但之前,它仿佛成了你的全世界。
民国教育家于右任曾题过一副对联——“常思一二,不想八九。”横批:“如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乐事只占一二。但如果经常回味美好,我们会更能感受到幸福快乐,当遇到不顺时,也更有勇气去面对。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提出过“小确幸”的概念,意思是“小而确定的幸福”,比如刚好赶上公交车、吃到一份合口味的煎饼果子、收到同事“靠谱”的好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高强度相比,高频率对幸福感的提升更有效。与其等着彩票中奖,不如开始关注身边的“小确幸”吧!
B. 策马奔腾——宣泄
通过觉察,我们可以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让理智掌控大局。
但情绪是有能量的,也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刚才说过,所有没表达出的情绪都不会自动消失,自带黑暗属性的负面情绪会演化为委屈、难过、抑郁等情绪变体,成为你伤害自己的武器。
如果心中满是愤懑、不平、忧伤,我们还有什么空间留给快乐、平和、喜悦呢?
因此,压制只能是暂时的,悬崖勒马后,我们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宣泄,让情绪的烈马在安全的地方自由奔腾,释放掉积攒的负面能量。
“适合”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
1.能达到排解负面情绪的目的;
2.体力或金钱花费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3.不妨碍他人。
如果你还拿不定注意,可以参考下我们为你整理的“宣泄清单”。
清单共列举了10项活动,按宣泄程度由低到高排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兴趣偏好进行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就像电脑清理垃圾后可以运行得更快一样,我们宣泄负面情绪后,身心会更舒畅,头脑会更清晰。
C. 塞翁失马——找寻意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能否从负面事件中挖掘出价值,决定了我们的经历是劫难还是历练。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这么一句话: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
因为责怪别人,比承认自己需要改变容易。受害者的角色很容易让我们显得无辜,仿佛自己根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社会的、老天的。
但实际上,作为当事人,我们完全有能力影响事件的发展,也需要对事件的结果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行动。
而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如果所有条件都不变,重来一次,你能比上次做得更好!
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素材。只有解决了遇见的问题,我们的人生进度条才会向前推进,否则,相同的问题在未来还会继续出现,对我们产生困扰。
具体要怎么做呢?
不妨试着,给自己开个“情绪处方”吧!
我们的大脑非常懒惰,遇到相似情况时,会不自觉地选择最熟悉而不是最优的路径。因为这么做,对能量的消耗最小。
比如叶国庆打老婆成了习惯,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对周卫红施暴。他的大脑,已经把“打老婆”和“发泄情绪”“纾解压力”,甚至“解决问题”划上了等号。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采取对抗措施,跳出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其实,很多道理我们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做到。但当同样的道理从别人口中说出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抗拒,觉得“什么嘛,这我也知道啊”。所以,通过写“情绪处方”,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与自己对话,消除自我意识带来的抗拒感。
随着一笔一划在纸上呈现,我们的思路也蔓延开来,可以有井井有条地回顾过去,并从中找到未来的改进方向。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叶心,差点打了女儿敏敏,会怎样填写自己的情绪处方呢?
我是这样写的:
叶心之所以抄起扫帚,是因为发现女儿不仅打着“交课本费”的名义骗钱,而且还逃学!
望女成凤的她受到刺激,童年时父亲打母亲的阴影又浮现脑海,情急之下,竟脱口而出和父亲当年一模一样的话: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你!
但王阿花的介入让叶心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为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痛苦、彷徨、迷惘后,她问妹妹:如果不是大伟他妈拦着,今天我可能就把敏敏打了,用扫帚……像爸一样,难道家暴真的会遗传?
叶蕙的回应是:怎么可能,你能意识到打孩子不对就比他强多了。
所以,叶心虽然经受了一番情感折磨,但也因此发现了自己的问题——需要学习更科学的教育方法。
这,就是情绪处方的价值所在——帮助我们解读负面情绪背后的信息!
如果对分析部分看得足够仔细,你可能会注意到“望女成凤”“受到刺激”“阴影浮现”“意识到”等表达心理活动的词汇。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情绪,并不是由于“导火索”本身,而是出于“导火索”的认知和判断。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因此,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的信念(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叶心真正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是她对女儿行为的看法。她认为“逃学、撒谎”意味着女儿是个坏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期待。
但是,如果叶心改变思路,将这次事件看成与女儿深度交流、解决问题的契机,她的情绪会大不相同。
情绪处方字不必多,但态度要尽量客观、冷静,这样的复盘才能达到反思、改进的目的。
我们不能白白地经受磨难,要把受过的伤,变成我们的勋章。
今天,我们通过叶心差点失手打了敏敏的故事了解到,情绪和理智的关系恰似烈马与骑手。
负面情绪就像烈马的嘶鸣扬蹄,其实是在向我们传递信号(自我和周边的不和谐)。
好骑手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探寻其背后的真实含义(觉察),据此作出行动判断(宣泄),让未来的旅程更加顺利,避免走上坑坑洼洼的旧路(找寻意义)。同时,可以使用“情绪处方”来进行自我梳理、反思复盘,通过“情绪ABC”理论来发现自己真实的信念,从负面情绪体验中挖掘出更多价值。
真实世界无比复杂,但这也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每一次的负面情绪,都是对我们的考验,蕴藏着精进的机会。
祝愿各位,朝着自己想去的地方,勇往直前,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