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译文】:
陆澄问:“圣人能够应对很多事情,是不是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先生答:“怎么能提前知道许多事呢?圣人的心就像明镜一样。只是一个‘明’字,则可以随感而应对,万物皆可照。未有已经过去的事情还留下,也没有未来的事情显现在镜中。如果像后世所讲的那样,圣人可以提前预知。那便是与圣人的学问大相违背。周公制定礼仪制度,以教导天下,都是圣人能够做到的。那么尧舜为什么不做而等到周公才做?孔子重新编著‘六经’以教化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的。周公为什么不先去做而等到孔子才做?以此可以看出圣人遇到这些时机,才会做这些事。我们只要担心‘镜子’是否明亮就好,不怕事物到来时无法照见。研究事物的变化,也如同物来变照。所以说学者们必须先有个将镜子打磨明亮的功夫。只要担心此心不明就好,不需担心无法穷尽的事物变化。”
学生问:“那么所谓的‘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在其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答:“这个说法本来很好,只是太难懂,也就有失偏颇了。”
【详解】:
心学之所以有其魅力,在于此。心学在当下不被许多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在于此。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偏向理学思维较多。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内涵的道理,物品也罢,处事也罢。但在心学范畴中,这些规律都化作明镜般的内心。物来便照,事来便照。自然能知物,知事。不过有个前提,如果想要准确知物知事,要有一颗明镜般的内心。这是一种角度,理学由外而内,心学由内而外。这两个学派的争论,也不是只言片语便可解答谁对错。只能自己体悟。多说便无益。
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要成圣。但圣人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强加许多玄幻色彩,比如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圣人只是能因时而事。做出最正确的事,抉择。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出自程伊川语,采入《近思录》卷一第32条。
冲漠:虚寂。
朕:征兆迹象。
冲漠无朕,即空寂无形。至静之中,萌兆尚未发动,而万事万物之理已森然具备。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