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严复翻译《群己权界论》以来,已经157年,为什么中国人对公和私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来解释,说到底,大的格局不同,与之配合的道德维系也不同。
西方的“团体格局”建立在社会契约上,从宗教上来,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惟一特出的群己界线,在此格局下,有平等观念,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有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
而中国的所谓“差序格局”,是指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此差序格局具有这种很强的伸缩能力,以“家”为例,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的模糊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这种差序的推进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了。”“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