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少读者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我很迷茫,你能教教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吗?
问这问题的人大抵分两类:
一类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本文不说这种);
还有一类是,明知道要怎么做,但想做又怕做,准确地说是怕做了也白做,总要找背书给自己饯饯行,壮壮胆。
如果有个牛人告诉TA“这样做事情一定能成”的终极秘籍,那最好不过了
——不但省事,而且万一不成功,也好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这不关我的事,是那人的方法不好,是那人有所保留。再不济,把那人祖宗十八代问候一遍,就舒坦了。
不是我做不到,是世界对我赶尽杀绝。结论一下,顿觉舒坦无比。
只是这舒坦羸弱短寿,要不了多久,又蠢蠢欲动,卷土重来。
所以,各种30天学会写作,各种教你3个月赚到100万的致富宝典才如此热销。
然而,别人的经验是别人的,即使TA倾囊相授,你也未必相信并做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注意身体。
网友W发帖,说几年前跟着一个创业团队忙得里嫩外焦,基本没试过准点吃饭, 更每天加班至深夜,赶不上末班地铁,只能打出租。
那时候家人劝说:健康要紧,悠着点。
TA听了,嗯哦两声,“死性不改”。
之后的两年,胃开始反抗,吃什么吐什么。有一次,坐上海的2号线,从郊区到市区,突然忍不住想吐,临时下了站,找到车站的公厕,在隔间里吐得天昏地暗。
去医院做了哈气测试,显示幽门螺杆菌指数严重超标,急性胃炎+浅表性胃糜烂。
之后,经过好一阵的治疗和食疗才恢复过来。
W说,从那次以后,TA每天清晨1杯白开水,每天摄入果蔬,只吃温热食物,每天锻炼身体。
命运吊打W,W自然而然就学乖了。
一些道理,你听过无数遍,甚至已经倒背如流,也不如切肤之痛来得深刻。
所以,如果没有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没有从心底里认可一件事,那所有的行动都不会有最完美的结果——因为你有太多借口让自己不努力,付出打折扣,结果自然也打折扣。
其实,有了前人的成功才有前进的勇气,是源于内心的恐惧。
因为恐惧,所以妄想一劳永逸;
因为恐惧,所以妄求唯一路径以及由此而来的精准答案;
然而,这样的圣杯是不存在的,又不是1+1=2。
事实是,没有一模一样的路径,就如同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
即使可以复制王健林、马云和马化腾的一切硬件,你依然无法成为他们。
如人类学家所言:估量命运的秘诀就是不可估量。
2
投资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常会有人因为参考了你的观点感激你或者骂你,这两种人最终结果都会亏得很惨。因为他们认识不到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无论赔赚,决策者都是他本人。只有他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完善自己的时候,他才能成为真正的投资者。
其实,哪个领域不是这样呢?
如学游泳,别人能教你呼吸、划水,但你只能入了水才能学会游——姿势未必是标准的,但于你而言,这就是对的。
方法是要学,但学100分,还不如做60分。
一次行动,比一万个想法更有价值。
最终极的方法论,其实就是横冲直撞(行动试错)。之后成者王,败者寇。成者成了教科书,败者成为对教科书顶礼膜拜的学子。
这就是真相。
而在试错的过程中,撞南墙难以避免,它是你成长的代价——除非你是每次买彩票都中头奖的那种被上天极度青睐的少数分子。而且这种少数分子,至今尚未被发现。当然,你或许是唯一的那一个,但总要试试才知道。
谨记:做研究才急着找案例,做事情则只能让自己成为案例。
3
上文说的,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行动/试错,是找到自己的路的第一步。
再说第二步,用“回馈分析法”查漏补缺,选择继续前进还是到此为止。
“回馈分析法”是14世纪时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德国神学家发明的,约150年后,被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和西班牙神学家圣依纳爵分别采用,把方法用于信徒的修行,最终,采用这种方法的两个教派——加尔文教会和耶稣会主宰欧洲长达30年。
原因在于:回馈分析法使信徒们养成了一种始终注重实际表现和结果的习惯。
说什么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表现和结果。
——看起来简单,粗暴,甚至是,反人性。但有些真理就是反人性的。毕竟人性的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例子太多,这里不表。
说回“回馈分析法”,该法怎么用呢?
很简单。
——每当做出重大决策,采取重要行动时,事先写下你预期的结果。9-12个月以后,再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也许在两三年内),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显示出你所做或者未做的哪些事情妨碍了你自身优势的发挥,还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你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或者甚至是你不能胜任的。
说白了不过是:
去试,早试早知道。试了实践了,你才有机会认识真正的自己。然后,或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或继续前行,或另觅新路。
在这当中,成了就是经验,败了就是教训。
这经验,这教训,就是所谓的阅历。这是时间给你的,生活给你的,谁也夺不走的财富。
与此同时,你已经找到了专属于你的发展道路。
我是悟恩,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