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宴的礼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泱泱中华千年传统,终不舍一份“孝”意,24孝流传不断,却只会愿做一份孝心,当父母年事渐高多盼望,常有儿孙承欢膝下,每一个生日也逐渐成为珍贵团圆的时刻,也只盼望儿女归来,喜笑颜开!

中华文化传统中,为父母祝寿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般自60或66岁开始,且按虚岁计算,即实际年龄的提前一年,且一旦为父母祝寿,须年年过,不可间断,平时为小庆如逢十如七十八十九十,则为大寿为大庆。

在我国,如未到60岁,不应叫祝寿,应叫庆生或生日酒,生日宴,吃生日蛋糕,但不能叫寿宴,不能吃寿桃,60之后需要叫做寿宴,吃寿桃,寿面,寿糕等,为父母准备的寿面,吃称长寿面,寿桃则用白面做成桃形,寿糕,是用白面和红枣蒸制的多层枣糕。

寿宴开始,众人给寿星敬酒,寿星把寿糕分食给众人,众人纷纷踊跃咀嚼,俗称替老人“嚼灾”,长寿面是寿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拨向老人碗中,谓之给老人添寿。

老人过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几次生日时祝寿礼比较特殊,66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俗语有云“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以出嫁的女儿需买6斤6两一块肉,争66个小馒头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73岁和84岁为人的一道生死坎儿,到了这个年龄生日也有特殊的破法,即子女买活鲤鱼为寿贺礼,鲤鱼须跳跃,吃了鲤鱼就会越过这道坎,获得平安康健。

而现在都市人大多忙碌仓促的生活节奏,哪怕为父母贺寿也变得简单乃至简陋,但百善孝为先,再忙也要记得为父母祝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祝寿 为长辈庆祝生日叫过寿,六十九岁过七十大寿,俗称整寿。祝寿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辈至亲,近邻厚友也多临识贺。...
    云之鲲阅读 5,037评论 0 0
  • 我国古代有所谓“五福”,即福、禄、寿、喜、财这五种人生理想。《尚书·洪苑》说:“五福,一日寿,二日福,三日康宁,四...
    皇氏三墳阅读 4,827评论 0 2
  • 第一次尝试用简书记录 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用了分隔线,图也是随手找的,注册好久了都没认真去用,好奇心也随着年华老去...
    译兮18阅读 1,144评论 0 0
  • 南方人不喜欢冷,但并不妨碍我们喜欢雪,难得一见才总趋之若鹜,这是人性的通病,北方人对下雪就见惯不怪。 年少时学到《...
    咩咩杂阅读 4,136评论 0 1
  • 我们之间的故事总是不知从而说起又不知从何结束,好像就这么突然碰撞在一起,然后就此交融在彼此的生命之中。如同一...
    yumi蜜阅读 2,2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