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小小书屋”新成员:严歌苓的《波西米亚楼》
读书,多读经典类,少读畅销类。
这是在我连续读完几本畅销书后,再遇到《波西米亚楼》时的感受。
我读畅销书的速度快,因为书中的内容以及观点都是已经被传扬烂了的,例如,年轻就该拼搏,生活就该有趣味,单身要独立恋爱更要独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要轰轰烈烈不爱就潇潇洒洒…
但不得不承认畅销书的作者们真的很棒,他们写出的句子能达到瞬间戳动人心的效果,我会标记出这些很走心的句子,合上书本,却发现脑袋里只剩下书名和作者名。
然经典类就不同,读得慢,有两个原因:一是,一遍下来没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所以再读一遍;二是,读完一篇后感情没释放完全,思路还停留在读过的文字中,无法进入下一篇的阅读。
我想,这才是文学的力量,让你依依不舍,又念念不忘。
1
作家严歌苓,这位集美貌、才华、智慧、气质、经历等等于一身的女子,让我为之着迷。
我之前未读过她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个作者,我只是从别人口中听过类似这种话,“我最喜欢的作家是严歌苓。”
不知道这位作者,但由她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一定是知晓的。
由孙俪主演的电视剧《小姨多鹤》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另一部由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归来》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
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成为严歌苓的创作“矿藏”,使她的作品对于东、西方文化的魅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的独特阐释角度。
2
《波西米亚楼》这本散文集,收录了作家严歌苓目前为止发表写作的所有散文以及演讲稿,全书共有四部分:波西米亚楼、非洲轧机、苓珑心语和创作谈。
第一部分“波西米亚楼”主要讲述了严歌苓留美期间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以及故乡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两篇文是《母亲和小鱼》、《失落的版图》。
“我”的母亲一生爱得深、爱得苦。她是美丽的,却不曾入父亲的眼;她是动人的,却不曾撩动父亲的心。
但她的一生又爱得过瘾,她嫁给了她爱的男子,为他生下一双儿女,并将他们抚养成人,即使最终被辜负,虽是痛苦,但在她心底也是无怨无悔。
和父亲共同生活的二十余年是母亲人生中幸福的时光,但父亲不快乐,因为他不爱母亲,直到父亲遇到了“我”的继母,他才知道什么是爱。
爱就是可以为她放弃一切,放弃原属家庭,放弃儿女,只为给她一个家。
继母是个值得爱的女人,但“我”的母亲就该受伤害吗?“我”曾不理解父亲的执意离开。
母亲也成了家,但依然没能得到该有的幸福(书中未写出,严歌苓在一次专访中一句带过),她心中那个人,“我”的父亲,怎能是其他男子所能覆盖的呢?
从她还是个小姑娘时,在抄得工整的手稿中为他夹了一张纸条开始,便已决定此生只爱他,那张纸条上写的字是:“我要嫁给你!”
母亲去世了,癌症。没有了母亲,祖国的版图在“我”心里从此缺失了一块。
3
第二部分“非洲札记”主要写的是严歌苓跟随外交官丈夫出使非洲,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她的异域生活描写得很有趣且有质感。
第三部分“苓珑心语”是严歌苓对一些经历的事和遇到的人所思所感,如在墨西哥西南海岸的Z镇子上海边旅馆的经理夫人,一位德国美艳女子,带领住宿个人一起进行保护海龟的行动,来对当地政府抗议;又或是对“911”事件受难者及家属在遇难前的心理或是预感的猜测;又如对婚姻和爱情的一些思维和角度。
第四部分“创作谈”包括严歌苓所作的演讲的文字整理和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以及透过文字想要表达出的思想和意图。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两篇是《南京杂感——写在“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祭》和《从“rape”一词开始的联想——The Rape of Nanking读书心得》。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痕,伤口太深了,即使是现在还会作痛。我依然记得历史老师在讲到这里时,她抽泣的样子,嘶哑着说:“我们的三十五万同胞怎么能这么荒唐被杀害?”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笔是颤抖的,我不敢面对那三个字——大屠杀,作者严歌苓亦是如此,她用外国词语“rape(强奸,掠夺,残杀)”,似乎这样一个外国词语会减小母语带来的直接刺伤力。
历史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它是要求全世界都要去直视的存在。
4
透过严歌苓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所在,也看到了她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这些作品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会写好文章、好故事的严歌苓对精彩或是经典的文字着迷,遇到它们如获至宝般发自内心地激动。她说:
“我感到自己的幸运,能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发上读书;能在读到绝妙的句子时,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
读好书,读经典的书,真的是好过瘾,《波西米亚楼》给了我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