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一只报晓的雄鸡在三间茅舍前的禾场石碾磙上,引颈高歌。炊烟袅袅,从芦笙家后院的厨房里冉冉升起。
芦笙的父母闻听沉湖镇街上的准亲家,借街坊之口放出准婚的信息,两个老实庄户人,喜不自胜。急忙央求村里的本家,做着村支书的兄弟的媳妇,担着煤婆的角色,向白家正式提亲。此乡俗也,概莫能违。好在白家允婚,芦笙父亲偕子向白家献上一份聘礼,白母欣然接受。自是亲事定妥,两家皆大欢喜。于是乎,芦家抓紧修缮茅舍,布置新房,忙得不亦乐乎。今天芦笙家特意请来松石湖最著名的木工匠人罗师傅师徒四人,来家赶制婚床。芦笙家的所谓茅舍,如今有了较大的变化。房高一丈八尺八,十柱落地。座北朝南方向的连三间形式,横纵均为10米。中间为堂屋,北面墙面粉刷一新,中间挂一副中堂画,中堂画面里,福禄寿三位仙翁居上,两位金童玉女居下中间花篮中一条红色鲤鱼活蹦乱跳,右侧仙翁怀抱一双胖乎乎男童女童,男女童子各手捧仙桃一只,喜笑言开,整个画面透出一片祥和之气。中堂两侧一副对联,横额:金玉满堂,上联:吉星高照千秋業,下联:福寿康宁百世家。中堂下边平放一条几,条几左右端分别摆放着玻璃茶杯一组,钢壳热水瓶一只。条几前,摆一张八仙桌,桌子四周各摆一条木长凳。农家比较正规的进歺,即在此桌上进行。堂屋左右两侧均为卧室。堂屋和卧室隔开的是称为鼓皮的木板,鼓皮镶嵌在一排十根木柱之间,涂着一种名称桐油的涂料,鼓皮上可用来张贴年画之类装饰画。芦笙家屋顶铺着青色布瓦,四周是砖砌墙,墙砖也是农村土窑烧制的青砖。卧室南面新开两面窗户,一改农村小窗风气,窗户上安装两扇玻璃窗,窗后还装有粉色印着花草的窗帘。房后是后院,一间厨房,厨房较大,一座砖砌的烧柴火制作农家饭菜的灶台,一口盛食用水的大水缸,一张木制厨櫃,尚有一张小木方桌。小木方桌一桌两用,做饭菜前,可当切菜备菜的操作台,事后也可当歺桌。后院还有一间牛屋,另有一个杂屋,杂屋里,堆放柴禾之类燃料,还有各色农具。杂屋旁,猪舍,鸡舍,鸭舍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围墙把这些建筑围在一起,倒也显得井然有序。院子较大,栽有一棵香樟树,一棵春楝树。两棵树都有些年头了,枝叶繁茂。夏天的时候,皎洁的月光里,小木桌摆在树下,芦笙的父母亲可在桌旁小酌一歺,还是蛮有诗意的。为此,两个农民还悠然自得其乐。
另,后院里还打了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据检测,水质优良,提供四季食用水足矣。
芦笙家门前挨着禾场有一条穿村土公路,上面铺着碎石子。公路南边是一条东西方向的人工长渠,渠旁栽一排杨柳,郁郁葱葱,长渠一年四季清水长流。水面上农家的鸭儿,鹅儿,成群结队浮游在上边,枪食小鱼儿虾儿。芦笙家门前左右各植一棵桂树,待等八月挂树开花,浓香四溢,坐在屋内,都觉得香气扑鼻。
芦笙家后院后边,尚有村里分给的自留地。自留地里种着各色时令蔬菜水果,除自给自足外,尚有富余的提到镇街上去售卖。
又,后院外有一茅厕屋,咱一口瓦工匠人制作的中型茅缸。供人们出恭所用,第二功能贮蓄农家肥料。
略略匡算一下,芦笙家的宅基地小300平米,旧社会的地主之家亦不过如此。农民们知足吧!
今天,大清早,早歺吃过。在后院里空旷地上,罗师傅师徒四人一齐上阵,赶制床櫃。芦笙看了罗师傅的床櫃的设计图纸。所谓床櫃,床是架子床,櫃是对子櫃,木材均为杉木。架子床,由两个完全全等的部分拼接而成,分开是两个独立床,合则是一个完整床。床的周长规格为2mX1.8m,床有八个脚,四周四块大横档,两个独立床又有五条小横档连接,横档上铺上活动木板,站在木板上挙打足踢,手舞足蹈,整个床纹丝不动。所谓架子床,刚才介绍的是床的基础部分,而床的上层部分,还有四条立柱,车工将立柱制作成圆柱体,立柱两端切成正方体榫头,下端连接在床的横档四周上,上端又有四根方木连接,而连接的工艺正是罗师傅的拿手工艺,榫头和卯眼连接。架子床正面立柱上端横一块长方形木匾,木匾由四块小长方形木块合成,木块上是罗师傅亲手雕刻的板画。板画内容分别为(一)春暖花开,(二)鸟语花香,(三)龙凤呈祥,(四)麒麟送子。画面清淅,人物栩栩如生。此乃坯床,完工后,经细细打磨,然后涂上油漆,那才是功德圆满。芦笙好生钦佩,伸出双手,连连称赞。还有对子櫃,也就是两组木櫃子,一改农村旧时矮矮的风格,加高加厚。一组櫃名曰挂衣櫃,櫃门镶一块长方形穿衣镜,里边空间,可挂长裙,长裤之类,另半边设计成上内格,下抽屉。另一组櫃,也是一边挂衣,一边上暗格装衣,下抽屉,只不过穿衣櫃门不再安排玻璃门了,是一方木门,上边木刻画:花好月圆。芦笙也还满意,口里说:拜托。言毕,径自往镇上去。
沉湖镇街,今天是分外热闹。四乡八村的菜农,扇挑荷担,各自从自家菜地里,采摘了最新鲜的时令蔬菜,一个个喜笑颜开,热汗四流,往镇街的农贸市场赶。彼时的集贸市场,并非如今正规模样。只不过是佔住沉湖镇街下半条街的南北两面,菜户们借商户门前一片空地,一字儿摆摊。因为交了少许费用给予商户,何况只是晨集,无需长时间经营,所以商户和菜农配合黙契,大家相安无事,各做各的生意。因为恰逢赶集日,早歺铺子门前,巳是热闹起来。梁记面铺门前,架一口大铁锅,煮一锅汤水,汤水沸腾,汤水中浮着一整只煮熟的鸭,锅面浮着一层油,一股香气扑鼻。堂内桌子上,食客们愜意地吃着各种名目的面条。面条种类分别是:鳝鱼面,泡椒鸭汤面,三鲜面,牛肉面,肉丝面,素面等等,名目众多,价优物美。有好酒的食客,三五一桌,小酒一瓶,点几个下酒菜,就着一碗荤面,居然吃喝得津津有味。梁记隔壁是张记糊汤粉馆,也是门前架一口大锅,只不过锅里满满的一锅糊汤,小竹箸篓里的白色的细米粉条,在另一口白开水锅里,烫一烫,捞起倒在盛有半碗糊汤的大磁碗里,抓上一把油炸的鳝鱼丝,其中掺有炸酥了的鳝鱼骨头,再洒上一勺葱花,一碗香喷喷的米粉由店小二送到食客面前,然后,又要来二根油条,于是开吃,不一会儿鼻梁上就沁出汗来。紧挨着张记粉馆的是杨家锅奎铺,所谓锅奎,是江汉平原地方的叫法,类同于北方的饹饼。偌大一个铁炉子,外包一层木块,铁炉和木块中间填充的是一层厚厚的隔热泥。铁炉底燃烧着煤块,炉壁贴着一圈锅奎。师傅火候掌握得极好,稍候一会儿师傅用火钳夹出一个锅奎来,用一张黄皮纸一裹,递给食客。锅奎外焦里嫩,里边根据食客要求,包的馅儿有牛肉,猪肉,有莲藕丝,有各色素菜的,荤素搭配,应有尽有。锅奎的表面沾有一层烤黄了的白芝麻,散发着芝麻的芳香,格外诱人食欲。早歺店当然远不止这三家。还有包子铺,馒头,包子,卷子,发糕花色齐全。还有专卖包面的,北方叫混饨的,卖水酒汤圆的,卖水煮煎包的,卖米团子的……早市上一众百姓,把这古老农村镇街装点出一派繁荣。
芦笙在家陪罗师傅吃过早歺,无需在街上琳琅满目的早歺铺前流连。步行在熙熙攘攘似的人群间,心里是喜忧参半颇多一份忐忑。恰在此时,背后一个稚嫩的声音,大声喊:“笙哥哥,爸叫你。”
芦笙回过头来,喊他的正是白静的胞弟白杰。少年和他姐长相十分相似,圆圆的脸盘,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露出一股机灵劲,两条浓眉又添了一些男子气。白嫩的脸上和他姐一样,一笑起来,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一口排列整齐的洁白的牙齿。让人一见就移不开眼晴,总想多看一眼。
“”小杰,你爸在哪?”不容芦笙再问,白杰拉了芦笙的手往梁记面铺而去。
自从和白东升准岳父上次一别,已是月余。前次上白家提亲,白父外出,白妈热情接待。但他未见屡屡反对他们婚事的岳父,内心揣摩再见这位老干部时,局面会不会尴尬?今天若白爸在家自己该如何应对?今天却必须面见岳父,向他递交报日帖子,探求有关结婚事宜。躲避是行不通的,那就硬着头皮上吧!
梁记面铺内的一张靠里间的歺桌上,上首坐着一位穿铁灰色卡其布中山服的中年,国字脸,脸色红润,浓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梳理得挺整齐的大背头,头发浓密,鬓角略微露出一丝白发,整个人挺精神。若这张脸沉默的时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压力,若内心深处情绪愤怒,显现在脸上的表情则是很恐怖的。这位便是正在知命之年的白东升。下首是白妈妈,一位和女儿白静酷似姐妹的时尚女阿姨,因为眼下时值初秋,且早晨天凉,她的上衣加披一件白底起花的薄羊毛衫,一头乌发,虽然修剪成中年式,但丝毫掩盖不住她的一种贵妇气质。她的白里透红的脸上,浮着笑容,她的一双好着的眼睛,扫向坐在右侧的白静。白静今天装扮很随意,也没化妆,一头乌发扎成马尾辫,上衣单穿一件绿底起红花的长袖衫,双眼望着母亲。眼神在询问妈:芦笙今日…
在等待早歺的时候,一个英俊,潇洒,身材魁梧的身影从白东升的眼帘拂过,他主即发现这正是自己心目中一直不能释怀的芦笙。稍一思忖,即打发白杰去邀。
芦笙随白杰进店来,径直走向白东升这一桌。望着岳父母,双手握拳拱手致礼,口里连连说:“爸,妈,您们早上好!”
然后望着白静点头,白静也是嫣然一笑。
芦笙进店时,白东升夫妇,白静都先后起立。芦笙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心中的忐忑,稍稍放下。随后白妈要求芦笙和白静同坐一方,白东升分付店小二加一双干净杯筷,叧拿一瓶酒来。
芦笙告知已在家早歺了。白静说:“你陪爸喝两杯,难得爸今天好心情。”芦笙说:“领命,”一句话把白东升夫妇都惹得笑起来。
酒菜来了,芦笙站起来给白爸斟上一杯,再给白妈斟一杯。白妈笑着婉拒:“你们爷俩对饮吧!”白静说:“妈不喝早酒的”,芦笙只好作罢。起立,眼睛望着岳父,一手端杯一手托杯:“爸,您请。”
望着眼前文质彬彬的女婿,白东升心里跌宕起伏,先前的一连串打压芦笙的暗箱操作,像影片在脑际闪过。此刻一丝悔意,滋生心头。他的眼晴里有一丝丝苦笑,但瞬间即逝。他端起杯来,想站起来,白静即忙拦阻,说爸您是长辈,您坐。芦笙也连连说,您坐着。白东升也就坐下来,端起酒杯说,“好,往事已已,一笑而过!”言毕,一饮而尽。芦笙瞥白静一眼,俩人相视一笑。然后端杯,也是一饮而尽。再次给岳父斟满酒杯。
瞧着他翁婿俩对酒的的融洽气氛,白妈瞧了一眼白静,白杰姐弟俩,娘仨会意的笑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