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一间小厂上班,老板三十多岁,有着光鲜的外表,事业上也小有成就。老板是贵州人,家乡偏僻闭塞。也许是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的缘故,他没读什么书,几乎是个文盲。外出打工十多年,凭着吃苦耐劳和机灵,他创出了一片小天地。当他的荷包逐渐鼓胀的时候,他空白的大脑没有补充文化营养,为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他每天都要向供货商汇报生产情况,又要写出货单。汇报工作电话说不明白,老板采用发信息形式,当他在手机上按下写短信三个字的时候,他往往皱着浓眉,带着一脸困窘的问员工: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写,其实有些字十分简单。
厂里有两个年轻妇女,她们都是只有一个独生儿子。两个人晚上固定不加班,因为要照顾小孩。东北的妇女每天晚上陪6岁儿子到书店看书,我常常在书店看到他们母子两人专心致志读书的倩影。也许因为东北妇女看书多,她说话风趣、幽默、有礼貌,当了个小组长,老板员工都喜欢她。另一位广西妇女,每天下了班都从厂里领手工回家做,一心想着多赚钱。她文化少又不爱看书。我经常和她坐在一起工作。有一回我用一个小胶瓶挤黄胶水打在灯板的焊线上。广西女人取笑我,“大姐,你用奶瓶挤奶吃呀!”说完哈哈大笑。她自我感觉风趣、幽默,想逗员工开心。殊不知主管苹姐正好坐在我身边焊线。苹姐冷着脸指责广西女人:“你怎么这样说话?”旁边几位员工也瞪她,目光尽是厌恶、鄙视。广西女人笑声戛然而止,顿觉尴尬得无地自容。庸俗、浅薄的性格暴露无遗。我劝她,晚上别想着赚钱,学东北女人带孩子到书店看书,让孩子变得勤恳读书,自己也变得聪明有智慧。不是有句名言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儿子不喜欢看书。”广西女人总是用这句话来为自己不想看书找理由。
两个妇女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其实不一定读名校出来就有出息,我想说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管他(她)们以后立足于社会,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至于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小老板一样,用到字时方恨少,也不至于像那位广西妇女因为言语粗鲁而让人讨厌。
记得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间学校门前大树下看书,一位来接孩子回家的妇女含笑着向我走来,一屁股就坐在我旁边的砖头上,很惊讶的问我怎么会喜欢看书,而且还是砖头厚的文学书籍。在这个网络年代,浮躁的年代,还有几个成年人会像我一样,身处闹市还能旁若无人沉迷于精神乐土寻找一份宁静的心境。我微笑着告诉女人,看书是我从小的爱好,现在看书是为了驱除寂寞。其实我不敢坦白跟她说,我看书还有另一个目的,写文章。当然我还没有作品问世,不值得骄傲的宣布。
女人于是感叹说,也许是因为她自己不爱看书吧,她两个孩子也不喜欢看书,读书成绩很差劲。我当即建议女人有时间多带孩子到书店看书,耳濡目染,说不定孩子就会喜欢看书。因为我发现,经常有大人带自家孩子到书店买书或陪读。我又谆谆教导女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和爱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你的孩子喜不喜欢看书,就看你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多买些儿童读物回去,激发孩子,鼓励孩子,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成绩自然就会升上去。
女人很高兴,临走的时候连声向我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