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对历史有特殊情怀的人,喜欢历史中的人物,着迷历史中的事件,每当读起历史都会感慨万千,或是感怀圣君明主的英明神武,忠臣义士的赤胆忠心;或是景仰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能人异士的巧夺天工;或是伤感、悋悯、惆怅,总之是万般滋味由史生。
近来在观看《典籍里的中国》,感触颇深,电视以历史古籍为线,用情景剧的形式给观众讲述了成书的过程,古籍的价值,更呈现了作者的伟大。今天看了第三期,讲的司马迁写就《太史公书》的那段历史,观看过程中几度让我热泪盈眶,穷其两代人的心血才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这我只想谈下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巨著的浅薄感想。
第一,秉持遗志的坚毅是前提。司马家祖先在周朝就做过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因此一直都不敢忘本,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更是要传承血脉,着手准备撰写上至炎黄,下达武帝的历史巨著,但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染病驾鹤而去,临终一再叮嘱司马迁要完成此愿,这也是司马迁在遭遇“李陵之祸”时愿意屈辱的受以腐刑的根本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想而知,当时的司马迁心理上是如何的煎熬,最后只能忍辱负重,完成父亲的遗愿。同时也让我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这种“传承”文化赞叹不已,也许正是有了中华民族这种子承父志的文化根脉,才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传承不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司马迁的选择,这就是写就这本巨著的前提。
第二,游历天下的学识是基础。十岁时司马迁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二十岁时就开始游历天下,只为遍访河山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他从长安出发,出武关,到江陵,至湘西,窥九疑,吊屈原,越洞庭,登庐山,观九江,上会稽,探禹穴。还考察齐鲁文化,观孔子遗风,看楚汉相争的战场。正是这孜孜不倦的学习,游历天下的积累,让司马迁拥有了很高的学识才华和写史的第一手资料,为著书打下了坚实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书中的见识和眼中的见识同等重要,读书本是读书,读生活也是读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读书与实践相互不停的转换,才能有真才实学,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人。
第三,对史负责的品格是保证。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到了汉朝一统,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谈感到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如果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会十分不安。这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中华民族的负责,让我由衷的敬佩。司马迁正是在父亲的教导下,以这种负责任的态度编撰《史记》。作为史官不能参杂个人情感去刻意歪曲历史,应该刚正不阿,如实记录,公正评判,《史记》中就能体现出司马迁这种负责任的态度,知道的写,不知道的坚决不写,正是这种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才确保了《史记》能流传后世,倍受推崇。
以上是自己一些浅薄的体会,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或者不准之处难免,请大家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