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这个姐姐学校真漂亮!我长大了也要上这个学校……”“胡说!那是个三本你……”“姐姐什么是三本呀……”时隔几年我仍然记得当时那位来我家做客的阿姨满脸的尴尬,旁边我妈勉强的笑容。
在我们家,“三本”属于禁忌话题。那个时候,即便是我年年都拿了奖学金,CET4、6都是高分一次性过,在学校身兼数职,爸爸妈妈却始终鲜少露出欣慰。在他们心里,我早在高考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
直到后来我考上211院校的研究生,我爸妈才觉得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得以移除,之后广发请帖把七大姑八大姨都请来吃饭,大有一雪前耻的味道。
宴席上我被各路亲戚抓住一顿表扬:“真不容易,三本来的还最后考上了……”、“考得好呀,不上个名牌大学以后怎么找工作……”、“这下你妈再也不发愁啦,咱们都研究生了还怕没个好工作吗”、“研究生毕业收入得万把了吧,你看要不咋那么多人想上……”空气里吐沫星子满天飞,丢下我一个人在旁边冷汗淋淋。
其实我当时想上研究生只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名校梦,无关其他,而至于凭借这一考,从此我的人生就走上了康庄大道的结论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文科生一直就是就业的重灾区,女研究生不从事教育者更甚,我离所谓“人生赢家”着实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而眼前的这些人似乎已经笃定我的未来必然一帆风顺,这种感觉实在是让人莫名无力。
一直以来,中国的孩子就被自己的家长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有个好成绩,这样你才能上个好大学,进了好大学你才能有份好工作……”而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就业形势,家长们又给出了加强版的“心理辅导篇”:“你看现在这么多人都没有工作你更要好好学习,上个一流的大学,你想想,清华、北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那不入流的学校更不行了……”
于是,本来应该在院子里欢声笑语做游戏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就回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写辅导班的习题,做完习题再去练习兴趣班的才艺,眼看着夕阳西下,夜幕低垂,直弄到三更半夜,一双小眼暗淡无光才被批准上床睡觉,为了明天的“战斗”补充体力。实在是可怜。
还记得前几天跟朋友聊天,她告诉我自己刚刚上初中的妹妹现在每天都是十一点半以后才睡觉,不同于我们那时候拿着手电筒在被窝看郭敬明,小姑娘是真正作业没写完,而她这么努力的原因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我妈跟她说,只有这样刻苦才能考上医大,将来做医生赚大钱……”身高超过一米六的一个孩子体重80斤都不到,平均每个季度都至少要到门诊部挂一次水,每天抱着钙片当糖吃。
这个小姑娘成绩确实是好,全年级一直保持在前十名,朋友爸妈为了节省她的时间,明明就在家门口的辅导班也要骑车把她接回家,只为了能让孩子再多会时间练钢琴。
13岁,她恐怕连赚大钱是什么概念都没有,却为了一个虚无的梦想放弃了童年。
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数倍不止。世界变化发展如此之快,可是为什么这种“好成绩=好大学=成功”的“中国式成功学”却始终屹立不倒?真的是因为他已经近乎真理而无坚不摧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人: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为早早被生活打磨,另辟蹊径,在某个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享受着豪宅好车,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这些人有的是早年做了房地产的,有的是干了微商的、还有的是赶上了公众号兴起的等等,涉及领域不一而足。
面对他们的成功,大部分父母仍然选择教育子女“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因为这样的路“更正经”。
“中国式成功学”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国父母的不安和焦虑,他们也看到了社会的日新月异,察觉到了这个时代的陌生与尖锐,然而比起让孩子作为“小众”自由成长、享受童年,显然跟随“大众”努力取得好成绩、多学才艺长大后技不压身显得更为“保险”和妥帖,没有对错,只是一份拳拳爱子之心,毕竟能够大胆打破常规的只有极少数,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
如果有一天我也为人母,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孩子不那么“优秀”的时候温柔的站在他身后,告诉他,宝贝,成绩不代表全部,只要你尽了全力就好,这世界上除了死神,没有哪一场考试能够成为你人生的终点,只要你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