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十字路。
1977年的12月份,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次把高考安排在了冬天,高考限制的放宽,一石激起千层浪,罕见的夫妻、父子、兄弟、姊妹、师生同堂竞技,万人争过独木桥,全社会形成了学文化的热潮。
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能吃饱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考也取消推荐上学,我是第一批通过考试,上高中的学生。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生产队消失,家里分了十五亩地,一头牛。
吃饭问题第一,上学只能排在第二。家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牛的住宿。我爸周末回到家,召集家庭常委紧急磋商,研究决定:长远规划,按照住人的标准建设牛舍。那时我已就读高中,其他建筑材料的准备,家长操心,记忆不深。唯进山拉椽亲历难忘。山路全部是上坡土路面,万能的运输工具—人力架子车,两人一辆,五辆车的车队,从村中出发,到板桥清凉寺,已是午后。饿和乏同时袭来,从住户家讨来点水,就着带来的硬馍馍,稍事歇息,进入主题。椽是新伐的带皮柏树,又重又沾手,每辆车均装捆绑扎实后,开始回返,一路下坡,一人把车辕,一人踩车尾,重车倒比空车轻了很多。
两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面临高考,河对岸的山西,已经实行一次考试,按分录取,俗称“一条龙”。陕西实行的是,考大学和考中专,只能选其一。我家的情况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没有一个靠常的劳动力。家长温馨提示,只有一次机会,考上走,考不上留。为了降低跳出农门的难度,我选择了考中专。没能走进大学校门,成为终生的遗憾。
迷迷茫茫的步入了老年。忆往昔,岁月如歌,时光如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之处,走过路过,融入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彰显时代的风貌。
为安然平凡干杯!